<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禽養殖 » 正文

    當前養鵝要做到“三保三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05
    核心提示:育雛方式大致可分為地面墊草育雛和網上育雛,一般第一周育雛溫度要求32℃~28℃,以后每周降2℃。當地面平養使用保溫傘、保溫毯以及火炕育雛時主要調節好傘下、毯上炕面溫度,以達到雛鵝所需溫度即可。
    一、保證育雛溫度

    育雛方式大致可分為地面墊草育雛和網上育雛,一般第一周育雛溫度要求32℃~28℃,以后每周降2℃。當地面平養使用保溫傘、保溫毯以及火炕育雛時主要調節好傘下、毯上炕面溫度,以達到雛鵝所需溫度即可。籠養多層育雛時,要注意上、中、下層溫度均衡,光照要充足。

    測定溫度應在室內不同角度、不同溫區分別掛溫度計(最好一處用干濕球溫度計),離熱源近處可取規定溫度的上限,低溫區可取規定溫度的下限。溫度計應掛在距育雛床5~10厘米左右處 (與雛鵝背部高度平行)。當雛鵝在預防接種或分轉群時,可暫時提高溫度2℃~3℃,并在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

    二、保持空氣新鮮

    通常是在育雛室兩側或頂部分別留進氣孔和排氣孔,并裝活動門,白天氣溫高時適當開大,晚間氣溫低時,適當關小或關閉。總之,以人進入鵝舍不感到刺眼或刺鼻為宜,注意進氣孔不要直接對著雛鵝,防止賊風侵入。

    三、保持適宜濕度

    實踐證明:濕度以65%為最適宜。適宜的濕度使雛鵝的水分蒸發與體熱散發比較容易,雛鵝感到舒服,其休息、食欲、活動良好,發育才能正常。雛鵝脫溫后,要及時放到室外活動吸收新鮮空氣,接受充足陽光。

    四、防止煤煙中毒

    采用火爐、火墻和火炕是育雛供熱的主要方式。為減少中毒發生,應盡量減少采用火爐供熱,采用火炕火墻升溫時最好將燃燒室放在室外,定時清理煙道,保持暢通,勤觀察育雛舍,看溫度是否正常,是否有煤煙味等,尤其是在氣候和風向變化時更應特別注意,應大力推廣水暖和采用保溫傘、保溫毯類等育雛電熱設備育雛。

    五、防止疾病發生與傳播

    1.預防接種。當鵝雛沒有母源抗體或母源抗體不足時,一日齡要及時注射抗小鵝瘟高免血清,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10~15日齡注射鵝副粘病毒疫苗每只0.5毫升。

    2.白痢病。病初可采用土霉素治療,每100斤飼料加150克,連喂三天,或采用腸囊康飲水。

    3.消化不良。喂給營養全、易消化的雛鵝飼料,少給勤添。

    4.感冒。保持舍溫穩定,避免賊風侵入育雛室內,用金霉素按0.3%的比例拌料或用新感康飲水,連用5天,可有效預防感冒的發生。

    六、防止農藥中毒

    一旦發生有機磷中毒,建議立即注射硫酸阿托品滅菌水溶液,成鵝每只0.5毫克,重者0.5小時后再重復一次。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養鵝 做到 三保 三防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628 second(s), 88 queries, Memory 1.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