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禽養殖 » 正文

    雞曲霉菌病的病理變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23
    核心提示:雞曲霉菌病又稱為真菌性肺炎,是由煙曲霉菌和黃曲霉菌引起雛雞的以侵害呼吸器官為主的真菌病。其特征為肺和氣囊發生炎癥并形成真菌小結節。
        雞曲霉菌病又稱為真菌性肺炎,是由煙曲霉菌和黃曲霉菌引起雛雞的以侵害呼吸器官為主的真菌病。其特征為肺和氣囊發生炎癥并形成真菌小結節。1周齡-4周齡幼雛多呈急性暴發,發病率和病死率高,而成年雞多為散發,呈慢性經過。本病嚴重危害幼雛,尤其對雛火雞可造成較大經濟損失。

    雞曲霉菌病的病理變化與不同菌株、不同禽種、病情嚴重程度和病程長短有差異,一般而言,主要見于肺和氣囊的變化。

    肺在肺臟上出現典型的霉菌結節,從粟粒到小米粒、綠豆大小不等,結節呈灰白色、黃白色或淡黃色,散在或均勻地分布在整個肺臟組織,結節被暗紅色浸潤帶所包圍,稍柔軟,有彈性,切開時內容物呈干酪樣,似有層狀結構,有少數可互相融合成稍大的團塊。肺的其余部分則正常。肺上有多個結節時,可使肺組織質地變硬,彈性消失。時間較長時,可形成鈣化的結節。

    氣囊最初可見氣囊壁點狀或局灶性渾濁,后氣囊膜渾濁、變厚,或見炎性滲出物覆蓋;氣囊膜上有數量和大小不一的霉菌結節,有時可見較肥厚隆起的霉菌斑。作者曾見到氣囊上的菌斑約貳分硬幣大小,呈圓形、隆起,中心稍凹陷似碟狀,呈煙綠色或深褐色,用手撥動時,可見粉狀物飛揚。

    腹腔漿膜腹腔漿膜上的霉菌結節或霉菌斑與氣囊上所見大致相似。

    其他病灶如皮下、肌肉、氣管、支氣管、消化道、心臟、內臟器官和神經系統也可能見到某些病變。鵪鶉胸前皮下和胸肌內有大小不等的圓形或橢圓形腫塊。雛雞右大腦回見有粟粒大小的霉菌結節。煙曲霉引起神經癥狀的6只雛鵝腦部病變,大小腦輕度水腫,表面針尖大小出血,有黃豆大淡黃色壞死灶。周興國等報道由黃曲霉毒素引起鴨的肝臟病變,肝巨塊型占11%,肝腫大2倍-3倍,有結節組成的腫瘤狀病變,結節型占59%,彌散型占32%。

    病理組織學檢查,也可見到肺、氣囊及某些器官的霉菌結節病變,肉芽腫形成,多核巨細胞、淋巴細胞、異嗜細胞浸潤灶。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曲霉菌病 病理 變化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49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