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禽養殖 » 正文

    種鵪鶉選擇有講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23
    核心提示:作為種鵪鶉,應該挑選形態、體格、生產性能均好的個體,并參考它的祖先和后代的譜系情況。具體方法是選擇產蛋能力強的個體或群體,要求年產蛋率在75%以上,即在產蛋旺季,每個月產蛋27枚以上者,而且平均產蛋在10克以上。
        作為種鵪鶉,應該挑選形態、體格、生產性能均好的個體,并參考它的祖先和后代的譜系情況。具體方法是選擇產蛋能力強的個體或群體,要求年產蛋率在75%以上,即在產蛋旺季,每個月產蛋27枚以上者,而且平均產蛋在10克以上。要求體軀健壯高大,母鶉腹部寬大,趾骨間寬約兩指。母鶉成熟時體重130克~150克,公鶉50日齡體重115克~130克。公鶉愛鳴叫,聲音響亮,眼睛有神,行動敏捷,肛門隆起部呈紅色,用手輕按,有白色泡沫出現,爪子完整且能完全伸開。

    系譜選擇 有系譜的,可通過對系譜的分析,了解世代的生產力、外貌及其遺傳性。如果要建立系譜,就得對鵪鶉進行一公兩母固定配對,單籠飼養,且編號登記,每天記錄產蛋量和蛋重,但由于工作量較大,一般小群體記錄便可。

    后裔測定 除根據系譜資料選留種鵪鶉外,還要參考后裔的表現。其方法是:子代與父母比較,即種母鵪鶉產的第一代孵化長成后,配對繁殖,將產蛋性能與母親相比,如果子代生產性能高于母親,表明父代為優良種公鶉。子代與父代的比較,把原配對的公母鵪鶉和其他對交換配對,所得的后代長成后,若產蛋性能高于母代,表明母鶉遺傳性好。子代與生產群比較,將選出的種鵪鶉所產后代的生產性能和場內生產群的平均水平比較,如果種鵪鶉后代的生產性能高于生產群,表明種鵪鶉優良。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種鵪鶉 選擇 講究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26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