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禽養殖 » 正文

    雛雞春季常見病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8-02
    核心提示:春季育雛期間,雛雞容易發生的主要疾病及相應的防治措施是。
          春季育雛期間,雛雞容易發生的主要疾病及相應的防治措施是:

    脫水 雛雞因開水和開食時間過遲、體內水分得不到及時補給,輕則造成雛雞精神不振,體重減輕;重則癱軟、衰竭而死,死亡率在10%左右。

    治療:立即降低飼養密度,病雞滴服5%葡萄糖和0.1%維生素C混合液,連服3天。

    感冒 因氣溫突然降低或舍溫不穩,寒風侵入,雛雞最易感冒。病雛羽毛蓬亂、畏寒、流淚和鼻液,呼吸困難,打噴嚏。

    防治:保持舍溫穩定,避免賊風侵入;改善雞群的飼養管理,用0.3%金霉素拌料,連喂3天。

    臍炎和卵黃囊炎 病雛雞精神萎頓,畏寒,腹部脹大,皮下膠樣浸潤。臍部發炎,呈紫紅色;卵黃囊發炎、腫大,繼發腹膜炎,卵黃囊和腹壁粘連,死亡率在5%~10%。

    預防:嚴格消毒種蛋和孵化設備,保持育雛室清潔衛生。飼料中添加0.02%痢特靈連喂3天。

    治療:挑出病雞單獨飼養,肌肉注射青鏈霉素,每只1萬單位。全群應用0.1%氯霉素和雙倍量多維素拌料,飲水中加5%的葡萄糖,連喂3天。中藥用生姜(0.4克/只)與白酒(0.2毫克/只)混合后拌料,連用3天。

    白痢 此病是雛雞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可經種蛋直接傳播;溫度多變、飼養密度過大、衛生條件差以及飼料營養缺乏等均易誘發此病。病雞畏寒、群聚、昏睡、呼吸困難,肛門周圍有白色糊樣糞便,肛門露出,頻頻伸縮。

    預防:盡量避免從白痢病嚴重的種雞場引入種蛋,加強種蛋及孵化設備的消毒,飼料中添加0.02%痢特靈或0.2%土霉素,連喂5天。

    治療:降低雞群密度,改善衛生條件,用0.1%新潔爾滅帶雞消毒,用0.1%氯霉素和雙倍量多維素拌料,連喂5天。中藥用大蒜(0.3克/只)、馬齒莧(2.5克/只)搗汁,混在飼料中,連喂2天。

    慢性呼吸道病 4~8周齡雞最易感。病雞精神萎頓,食欲下降,流粘性液至黃色膿樣鼻汁,眼瞼腫脹,眼角內有干酪樣滲出物,呼吸困難,可聽見氣管呼嚕聲,漸漸消瘦,死亡率在30%左右。

    預防:盡量避免從感染本病的種雞場引入雞苗,加強飼養管理,用鏈霉素滴鼻,每只2000單位,或用0.2%土霉素拌料,連喂5天。

    治療:用0.05%禽喘靈拌料,連喂5天,或用0.3%金蕎麥制劑拌料,連喂7天。

    傳染性支氣管炎 此病是初春育雛雞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病雞精神萎靡,怕冷、流淚和鼻液,喘氣,咳嗽,死亡率在30%左右。

    預防:加強飼養管理,保持良好的衛生條件。7日齡雛雞用雞傳染性支氣管炎h120弱毒疫苗飲水免疫;60日齡用h52弱毒疫苗加強免疫。

    治療:應用倍量h120弱毒疫苗飲水,同時在飼料中添加0.1%氯霉素,以防繼發感染。也可用中藥伸筋草(0.5克/只)煎水飲用3~5天。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雛雞 春季 常見病 防治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9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