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禽養殖 » 正文

    鴿兩病混感的診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12-02  來源:山東農業信息網
    核心提示: 1.臨床癥狀。病鴿精神沉郁、呆立不動、羽毛松亂、腳爪發干、兩翅下垂、低頭縮脖、閉眼、咳嗽,呼吸困難且有啰音。鴿群吃料減少,拉黃白、綠色稀糞,糞中混有未消化的飼料。部分病鴿眼流淚,腫眼;病死鴿面部呈紫紅色,鼻孔留有黏性黏液。
         1.臨床癥狀。病鴿精神沉郁、呆立不動、羽毛松亂、腳爪發干、兩翅下垂、低頭縮脖、閉眼、咳嗽,呼吸困難且有啰音。鴿群吃料減少,拉黃白、綠色稀糞,糞中混有未消化的飼料。部分病鴿眼流淚,腫眼;病死鴿面部呈紫紅色,鼻孔留有黏性黏液。

      2.病理變化。病死鴿嗉囊內充滿酸臭性液體,口腔內有黏液,皮下組織呈廣泛性出血;喉頭針尖樣出血點,氣管內有帶氣泡的黏液;胸肌呈淡暗紅色;肝臟腫大,表面有一層黃白色纖維素性膜,氣囊內有大量的黃色干酪樣物;脾臟淤血腫脹,腺胃輕微腫脹,有的腺胃乳頭間有零星出血點,肌胃內容物呈綠色;十二指腸輕微腫脹,黏膜彌漫性出血,回盲部的淋巴濾泡腫脹有棗核狀潰瘍灶;盲腸扁桃體腫脹、出血,直腸彌漫性出血。

      3.診斷。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綜合診斷為鴿大腸桿菌與鴿瘟混合感染。

      4.治療。(1)隔離病鴿,加強通風,對鴿舍及周圍環境用聚維酮碘消毒液進行徹底消毒。(2)鴿群用干擾素3倍量飲水。(3)次日上午投服“桿菌康”(主要成分:氟苯尼考)和“瘟毒雙克”(主要成分:金絲桃素),下午投喂“桿速殺”(主要成分:乳酸環丙沙星)和黃芪多糖;晚上料中拌入“清瘟敗毒散”(主要成分:金銀花、連翹、黃芪、水牛角),連用3天。(4)病重不食的鴿只肌肉注射丁胺卡那霉素、病毒靈、柴胡。(5)全天飼料中加喂益生素、魚肝油和維生素C粉;飲水中加入電解多維或速補,供鴿自由飲用。

      用藥3天后,鴿群采食量明顯上升,呼吸道癥狀消失,鴿只不再死亡,病情得到控制。

      5.預防。(1)加強飼養管理,鴿舍應保持穩定的溫度、濕度,穩定好飼養時間,減少應激,及時淘汰處理病鴿;保持營養均衡,保證飼料、墊料、飲水無污染。(2)搞好鴿舍環境衛生,保持空氣暢通,降低舍內的氨氣、硫化氫、塵埃等有害氣體的濃度,及時更換墊料,清除糞便;鴿舍及用具經常清潔和消毒。(3)季節交替,氣候變化無常,鴿只極易出現應激反應,從而誘發大腸桿菌和支原體,因此鴿群宜用強力霉素、氟苯尼考等藥物進行3~4天的預防。(4)鴿只日常飼喂時,選擇優質的配合飼料,飼料中拌入亞硒酸鈉維生素E和維生素C,同時飲水中添加復合維生素,保證鴿只的營養需要,使鴿只體質健壯,增強免疫抗病力。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鴿 兩病 混感 診治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70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