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禽養殖 » 正文

    雛鴨病毒性肝炎的診斷與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5-28
    核心提示:一、發病情況。我縣某鎮養殖戶從鄰縣購進未經病毒性肝炎疫苗防疫的雛鴨1300多只,按常規育雛管理至19日齡時發現近70%的雛鴨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怕水、眼半閉,呈昏睡狀。其中約占發病數的一半,出現神經癥狀,運動多呈共濟失調狀,身體多偏向一側倒臥,兩腿抽筋呈痙攣


        一、發病情況。我縣某鎮養殖戶從鄰縣購進未經病毒性肝炎疫苗防疫的雛鴨1300多只,按常規育雛管理至19日齡時發現近70%的雛鴨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怕水、眼半閉,呈昏睡狀。其中約占發病數的一半,出現神經癥狀,運動多呈共濟失調狀,身體多偏向一側倒臥,兩腿抽筋呈痙攣狀,死亡的雛鴨呈一種特殊的角弓反張姿勢。曾使用100ppm的茵諾沙星進行治療,未見效果,到我站門診部治療時已死亡76只,占發病數的34.2%。

        二、剖檢變化。隨機剖檢病死雛雞計27只,可見肝臟腫大,質脆色淡或呈特有的色黃(25/27),肝臟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點(23/27)。膽囊沖盈呈長卵圓形,膽汁呈褐色(5/27)、淡茶色(9/27)、淡綠色(135/27)。脾臟腫大,外觀呈斑駁狀(15/27)。腎臟腫脹呈灰暗色,血管明顯,呈暗紫色樹枝狀"花斑腎"(21/27)。

        初步診斷該群雛鴨患鴨病毒性肝炎。

        三、實驗室診斷

        1、細菌學檢查。無菌剪取肝、脾、腎直接涂片,分別進行染色鏡檢和細菌培養,結果均為陰性。

        2、熒光抗體試驗。無菌采取肝臟病料直接涂于潔凈的載玻片,經固定后滴加抗雛鴨肝炎病毒的熒光抗體進行染色,在熒光顯微鏡下進行鏡檢,結果為陽性。

        經上述綜合診斷確診該群雛鴨所患疾病為雛鴨病毒性肝炎。

        四、防制措施

        1、緊急預防接種,每只雛鴨緊急接種高免病毒性肝炎血清0.5-1ml。

        2、在飲水和飼料中添加抗菌消炎藥物,控制細菌的繼發感染,同時配以復合維生素,以增強雛鴨的抵抗力。

        3、改善鴨舍內外的飼養環境,加強衛生消毒,凈化養殖環境。

        采取上述措施,2周后雛鴨基本停止死亡,飲水、采食和精神趨于正常。

        五、小結與體會

        1、雛鴨病毒性肝炎病主要發生在10日齡左右的雛鴨,控制其發病主要是對1日齡雛鴨接種鴨病毒性肝炎病毒疫苗;對種鴨開產前通過接種鴨病毒性肝炎疫苗,有效提高雛鴨的母源抗體水平。

        2、雛鴨育雛時溫度要適宜,一般控制在32℃左右,過熱或過冷都有可能誘發。

        3、在雛鴨的配合飼料和飲水中適當添加高效、低殘留的藥物和復合維生素,以增強機體對疾病和環境變化的抵抗力。

        4、加強消毒衛生,凈化飼養環境,也是控制疾病發生的一種有效途徑。

     

     
    分享:
    關鍵詞: 雛鴨 肝炎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55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