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yǎng)殖技術 » 正文

    淡水白鯧夏花培育方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5-02-02
    核心提示:淡水白鯧水花飼養(yǎng)20天,全長約3厘米,就叫夏花魚種。這一階段的關鍵培育技術如下。

    淡水白鯧水花飼養(yǎng)20天,全長約3厘米,就叫夏花魚種。這一階段的關鍵培育技術如下:

    一、池塘的選擇

    池塘應水源豐富,水質良好無污染,光照良好,進排水方便,長與寬之比為3∶2,大小以2畝~3.5畝為宜,池深2米,底質以土壤為好。

    二、池塘清整

    1、池塘修整

    池塘的閘門要牢固,取出池底過多的淤泥,保持留有5厘米~10厘米厚淤泥,有利于培養(yǎng)餌料生物。

    2、池塘消毒

    每畝用生石灰50公斤~60公斤,于晴天中午全池潑灑,7天~10天后投苗,或用20ppm漂白粉全池潑灑,3天~4天后投苗。

    三、放養(yǎng)密度

    每畝放養(yǎng)水花30萬尾~40萬尾。為了安全起見,放苗前要放試水魚。放苗時水質透明度控制在40厘米~50厘米,防止池中大型水蚤刺傷細嫩的魚苗。放苗前,要估計數天內的天氣情況,對苗種成活率有很大影響。選擇晴天早晨7時~8時,首先把充氧尼龍袋放于水中浸泡30分鐘,在池塘上風處倒苗,撥開水面,接著往后拉袋角,使魚苗在水中分布均勻、不沉底。

    四、投飼技術

    放苗3小時~4小時后,就可以開始投喂,按每10萬尾魚苗,每日投餌6粒蛋黃和250克幼鰻料,蛋黃需經40目紗窗過濾。一般每天投餌5次~6次,投餌沿池邊均勻潑灑,要求量少次多,10天后改投豆?jié){,每5天調整1次日投餌量。此外,還應依天氣、水溫、水質酌情增減。

    五、水位控制

    剛開始水位為50厘米,以后每5天~6天加水20厘米~30厘米,直至1.5米深。

    六、巡塘

    早、中、傍晚各巡塘一次,有蛙卵、雜物及時撈出。觀察魚浮頭程度,并作為投餌和添水依據;晴天中午開動增氧機1小時~2小時;傍晚觀察是否有魚病發(fā)生先兆。

    七、拉網鍛煉

    魚苗培育20天后,出池前要拉網鍛煉2次~3次。選擇晴天上午9時~10時,集網時動作要輕、快、時間短;以后集網時間適當延長,以不死魚為準,其目的是增強魚體體質。

    八、魚病防治

    以預防為主,有病早治為原則。

    小瓜蟲病可用福爾馬林25ppm~30ppm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續(xù)2次。該病嚴禁用硫酸銅治療。

    車輪蟲病用0.7ppm硫酸亞鐵合劑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施2次。

    藻類用高錳酸鉀2ppm~4ppm,全池潑灑,每天1次,隔天再施用1次。

    此外,水蜈蚣、蜻蜓的幼蟲是該魚的敵害生物,可每畝水面潑灑0.5公斤柴油進行驅除,效果不錯。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65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