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春末易發羊軟腎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7-01
    “軟腎病”即“羊腸毒血癥”的俗稱,是綿羊及山羊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傳染病,因死后腎臟軟如泥狀而得名。病原為d型產氣莢膜梭菌。本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廣,健康羊腸道中往往也有。當飼料突然改變,特別是吃了大量青嫩多汁或蛋白質豐富的飼料之后,胃腸機能活動減低,該菌大量繁殖,產生毒素,機體吸收而發病,故稱“腸毒血癥”。

      本病常發生于春末夏初季節,膘情較好的幼齡羊多發。多因吃了大量幼嫩青草或青菜等青綠多汁飼料而發病,育肥羊和奶羊飼喂精料過多,運動不足時,也易誘發此病。
      
      病狀和病理變化病狀:多為急性,突然發生死亡。病程緩慢者,常表現神經癥狀,如頭向后傾,轉圈,盲目行走等,隨后倒地在昏迷中死亡。有的表現沉郁、流口水或死前有腹瀉。一般體溫不高,尿中含糖量增高2%~6%。
      
      病理變化:腎臟軟化如泥樣,稍加觸壓即潰爛。肝臟腫大、脆軟,被膜下有氣體。胃腸表現出血性炎癥(尤以真胃與小腸為重)。體腔有積液,特別是心包為甚,心內外膜有出血點。全身淋巴結腫大,切面黑褐色。

      防治加強飼養管理春末夏初,應特別注意防止羊一次食入大量青嫩牧草。
      
      預防注射可用羊快疫、猝疽、腸毒血癥三聯苗注射接種。半歲以下的羊一次皮下注射5~8毫升,半歲以上一次皮下注射8~10毫升。
      
      治療此病由于發病較急,常醫治無效。若病程緩慢者,可用黃胺類藥物、抗菌素藥物治療,可收到一定的療效。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761 second(s), 111 queries, Memory 1.1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