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牛常見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6-20  來源:牛羊天地
    核心提示:犢牛大腸桿菌病 1癥狀 該病又稱犢白痢,主要發生于1周齡以內的初生犢牛。臨床上表現有兩種類型:敗血型及腸型。主要癥狀是腹瀉
     
    犢牛大腸桿菌病
     
        1癥狀
     
        該病又稱犢白痢,主要發生于1周齡以內的初生犢牛。臨床上表現有兩種類型:敗血型及腸型。主要癥狀是腹瀉,糞呈淡黃色或灰白色、惡臭。
     
        2預防
     
        加強對懷孕母牛的管理,補喂胡蘿卜、骨粉、食鹽、青草,做好新生犢牛斷臍消毒工作,讓犢牛吃足吃好初乳,保持欄舍干燥清潔,并及時給出生犢牛注射母牛血液100毫升~150毫升。
     
        3治療
     
        氯霉素0.01克~0.03克每公斤體重肌注,每日兩次,或硫酸黃連霉2毫升~4毫升肌注,6小時一次,連用兩天。
     
    牛結核病
     
        1癥狀
     
        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牛多見,該病的特征是在器官和組織中形成結核結節。
     
        2預防
     
        每年春、秋兩季用結核菌素對牛群進行接種(點眼及皮下注射),發現陽性病牛,隔離治療或捕殺。嚴格消毒牛欄,可用20%石灰乳或20%漂白粉或5%來蘇兒消毒,糞便堆積發酵。對其產品(牛奶)應經70℃~80℃消毒30分鐘后方可飲用。
     
        3治療
     
        病初每日用異煙肼3克~4克分3次~4次混在精料中飼喂,3個月為一個療程,癥狀嚴重的每日口服異煙肼1克~2克,同時肌肉注射鏈霉素,每次3克~5克,隔日一次。
     
    牛布氏桿菌病
     
        1癥狀
     
        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主要特征是流產、不孕,公畜表現為睪丸炎。
     
        2預防
     
        定期對牛群進行血清檢疫,及時捕殺陽性病牛,定期飲服、喂服或注射“豬型二號菌苗”。接生人員要有工作服、膠靴、口罩、膠手套等防護用品,以免感染。被污染欄舍、用具徹底消毒,可用2%~3%來蘇兒、氫氧化鈉或10%石灰乳消毒。糞便堆積發酵,對流產胎兒、胎衣、陰道排出物進行深埋處理。
     
        3治療
     
        本病尚未有特效治療藥物,可試用土霉素、鏈霉素或“抗病1號”進行防治。
     
    牛放線菌病和牛放線桿菌病
     
        1癥狀
     
        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病變多在頰部、下頷骨、舌頭、頸部、皮膚。患部初期硬腫、疼痛,后化膿潰爛,并形成瘺管。骨發病時膨大、松脆。舌發病時腫大、硬實、伸縮不靈。
     
        2預防
     
        注意清除飼料中的尖銳硬物和谷物芒刺,或將飼料浸軟后喂牛。
     
        3治療
     
        切除界限明顯的腫塊,然后用5%碘酊紗布或2%碘甘油紗布填塞創口,24小時~48小時更換一次,并在創口周圍注射盧戈氏液。內服碘化鉀,成年牛每天5克~6克,犢牛2克~4克,連用2周~4周,或靜注10%碘化鈉溶液,每天50毫升~100毫升,隔日一次,共3次~5次。發現碘中毒現象,應停藥5天~6天或減少藥量。
     
    牛黏膜病
     
        1癥狀
     
        習慣稱之為“牛病毒性腹瀉”。2月齡到2歲的牛易感。患病牛的口腔及消化道黏膜糜爛或潰瘍,并發生腹瀉。
     
        2預防
     
        江西省畜牧良種場對奶牛試用豬瘟兔化弱毒凍干苗進行預防接種,效果很好。生產奶年每頭肌肉接種4頭份(豬用量)、發育牛3頭份、犢牛兩頭份。
     
        3治療
     
        在精、粗飼料中全面按2‰拌入“強力益生素”,同時可試用“抗病1號”。
     
    破傷風
     
        1癥狀
     
        該病又叫直癥,俗名“順口風”,是由破傷風梭菌經傷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病牛肌肉強直,吞咽困難,流涎成線狀,不愿走動,站立如木馬狀。
     
        2預防
     
        常發地區定期進行皮下注射破傷風明礬類毒素,發現外傷立即處理,徹底清潔傷口,并涂上5%碘酊。對大而深的外傷,可皮下注射抗破傷風血清1萬國際單位~2萬國際單位。清除舍內外鐵釘、鐵絲、玻璃(946, -4.00, -0.42%)片等尖銳硬物。
     
        3治療
     
        將病牛置于干燥、清潔、安靜的欄舍,喂給稀粥或青草,多給飲水,及時處理傷口。早期可使用抗破傷風血清,成年牛每次皮下、肌肉或靜脈注射30萬單位~40萬單位,以后每隔3天~5天注射10萬單位,共注射2次~3次,小牛用量為5萬單位~10萬單位。病牛出現強烈興奮、強直性痙攣,不能采食、飲水,心臟衰弱、牙關緊閉時,可采用相應藥物進行對癥治療。
     
    乳房炎
     
        1癥狀
     
        該病是乳牛常見疾病,主要是由于擠奶技術不熟練或其他原因致使乳房受損傷、感染細菌所致。病牛乳房腫脹、發熱,觸壓表現疼痛;泌乳減少,乳汁變質混有灰白絮狀物,有時帶有血絲,甚至有褐色膿液,味臭。
     
        2預防
     
        掌握擠奶技術,用電機擠奶必須掌握時間,避免擠出血奶。用人工擠奶,每分鐘擠壓80次~120次,不能中斷,一次完全擠干。無論用什么方法擠奶,都必須在擠奶前進行熱敷、按摩乳房。保持欄舍干燥清潔,不使乳房受外傷感染。
     
        3治療
     
        先用3%克遼林溶液洗凈乳房,擠凈乳汁,然后用乳導管注入青霉素20萬單位~40萬單位、鏈霉素100萬單位(溶于25毫升~50毫升蒸餾水中)。在乳房硬結處涂魚石脂軟膏,同時內服磺胺制劑,并肌肉注射青霉素80萬單位~100萬單位。
     
     
    編輯:foodnews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5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