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牛巴氏桿菌病的性狀和防治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5-17  來源:牛羊天地
    核心提示: 牛巴氏桿菌病也稱牛出敗,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該病多為散發,其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
     
        牛巴氏桿菌病也稱牛出敗,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該病多為散發,其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各組織、體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經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當寒冷、悶熱、潮濕、擁擠、通風不良、疲勞運輸、飼料突變、營養缺乏時,可引起該病的發生。現就1起肉牛巴氏桿菌病的發生與診治進行探討,以供養殖戶借鑒。
     
    癥狀
     
        牛眼結膜充血、出血,呼吸困難,心跳加快,運動失調;死后肛門和鼻口有少量出血。病程稍長的一般在數小時至2d內死亡,主要表現為高熱,反芻停止,流涎,流淚,有黏液性鼻液流出,咳嗽,呼吸困難,臥地不起,最后死亡。牛巴氏桿菌病潛伏期限1~7d,多數2~5d,病牛早期體溫高達40~42℃,離群垂頭站立或臥地不起,被毛粗亂,鼻鏡干燥,食欲減退。根據臨床癥狀,可將牛出敗分為敗血型、水腫型和肺炎型3種:
     
        1、敗血型
     
        病牛體溫升高至41~42℃,精神萎頓、食欲不振、心跳加快,常來不及查清病因和治療就死亡。
     
        2、肺炎型
     
        病牛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發生胸膜肺炎,病牛呼吸困難,伴有痛苦的咳嗽,鼻孔常有黏液膿性鼻液流出,嚴重病牛呼吸困難,頭頸前伸,張口呼吸,肺炎型病程較長,常拖至1周以上。
     
        3、水腫型
     
        除有體溫升高、不吃食、不反芻等癥狀外,最明顯的癥狀是頭頸、咽喉等部位發生炎性水腫,水腫還可蔓延到前胸、舌及周圍組織,病牛常臥地不起,呼吸極度困難,常因此而窒息死亡。
     
    防治措施
     
        當確診為巴氏桿菌病后,采用青、鏈霉素及其他藥物對癥治療,療效顯著。病牛灌服EM原露液20mL,1次/天,另飲口服補液鹽水和奶粉。
     
        1、對病程稍長、病情較重的病例采用0.9%生理鹽水500mL、青霉素160萬單位10~15支、地塞米松20mg;25%葡萄糖500mL、維生素C 2g、10%安鈉咖2g;5%碳酸氫鈉500~1 000mL;10%濃鹽水300~500mL,靜脈注射,2次/天。
     
        2、對病癥稍輕的采用青霉素160萬單位10~15支、鏈霉素100萬單位10支、10%安鈉咖2g,肌肉注射2次/天。對心律過快的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4mg,肌肉注射1次/天。對咽喉水腫的病牛用速尿注射液按1mg/kg肌肉注射1次/天。
     
     
    編輯:foodnews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47 second(s), 107 queries, Memory 1.1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