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畜禽糞便的消毒方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0-09
    核心提示: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在發生傳染性疾病時,糞便常常會成為重要的傳染源。為減少環境污染,有效切斷傳染源,在對發病畜禽積極進行治療的同時,還應對畜禽糞便采取必要的消毒處理措施。常見的糞便消毒方法有如下3種。
           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在發生傳染性疾病時,糞便常常會成為重要的傳染源。為減少環境污染,有效切斷傳染源,在對發病畜禽積極進行治療的同時,還應對畜禽糞便采取必要的消毒處理措施。常見的糞便消毒方法有如下3種。
     
      掩埋消毒法 選擇地勢高燥、地下水位較低的地塊,挖一個深坑,坑的深度應達到2米以上,坑的大小應視糞便的多少而定,要使掩埋后的糞便表面距地表50厘米為宜。消毒劑可選用漂白粉或新鮮的生石灰。可以采用混合消毒的辦法,將消毒劑與污染的糞便充分混合,倒入坑內;也可先將坑內撒入一層消毒劑,然后將污染的糞便倒入,每到入4厘米~5厘米的糞便,就撒入一層消毒劑,糞便頂部撒入一層消毒劑,然后覆土掩埋,頂部堆成土堆兒。5個月~6個月后,可以挖出充當肥料。
     
      生物消毒法 糞便中含有較多的有機質,通過堆積進行生物發酵,產生大量的熱量,可殺死糞便中的非芽孢性病原微生物。
     
      飼養量較大的養殖場,收集的畜禽糞便比較稀薄,正常情況下可以采用發酵池法進行生物消毒。在遠離居住點和水源的地方,挖筑圓形或方形的消毒池,消毒池的邊緣與池底用磚砌好,抹上一層水泥,防止滲水,消毒池深度、寬度均可達到3米,長度視實際需要而定,池口最好蓋上水泥蓋板,只留一個倒糞口。將每天清除的糞便、墊草倒入池內,直至池滿為止。為方便使用,可以建兩個發酵池,待裝滿一個后,在裝另一個。每個發酵池裝滿后,堆積發酵13個月,即可挖出作肥料使用。
     
      如果糞便比較干燥,可以使用淺溝法進行生物發酵。在地面挖一淺溝,深約20厘米,寬1.5米~2米,長度不限,隨糞便量確定,先在溝內堆放25厘米厚的非傳染性糞便或作物秸稈,再堆放欲消毒的糞便,高達1米~1.5米,然后在糞堆外面再鋪上10厘米厚的非傳染性糞便或谷草,覆蓋10厘米厚的沙土,3個月~5個月后,即可挖出肥田。如若糞便較稀,也可使用此法,但需要加入雜草后再堆積。牛糞含有機質較少,不容易發酵,需要摻入其他動物的糞便或雜草,兩者的比例為4∶1。
     
      焚燒消毒法 在發生炭疽、氣腫疽、梭菌感染等傳染病時,病原菌容易產生芽孢,一般消毒方法又不能殺死芽孢,所以,糞便、飼料、污物需要采用焚燒法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
     
      規模化養殖場要建設符合要求的糞污處理設施,如建設漏縫地板,將糞便進行干稀分離,稀薄部分進發酵池,干燥部分混合污染的飼料和其他污物,混入柴草后進行焚燒。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畜禽 糞便 消毒 方法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46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