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綿羊堿中毒的治療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9-01
    核心提示:專家解病。⑴病因:主要是在天然干渴情況下,一次飲入大量含堿量高的水所致。堿水被吸收后使體液pH值偏高,超過體內的酸緩沖能力,pH值不能保持在正常范圍內,由于pH值上升,各組織細胞和酶的活性遭到破壞,出現急劇性貧血。又因貧血,血液稀薄,滲透壓降低,體液滲出量大于回流量而出現腹水和皮下水種。
           專家解病。⑴病因:主要是在天然干渴情況下,一次飲入大量含堿量高的水所致。堿水被吸收后使體液pH值偏高,超過體內的酸緩沖能力,pH值不能保持在正常范圍內,由于pH值上升,各組織細胞和酶的活性遭到破壞,出現急劇性貧血。又因貧血,血液稀薄,滲透壓降低,體液滲出量大于回流量而出現腹水和皮下水種。
     
           ⑵癥狀:a、貧血癥。急性病例病初精神不振,體軀無力,不愿行動,出牧和收牧時常落群,食欲減少至廢絕,體溫正常,脈搏細數,心音節律不齊,呼吸稍快。經3-4天極度貧血,紅細胞數下降至350萬個/立方毫米以上,結膜蒼白,皮膚青白色,繼而臥地不起,頭彎向腹部,經24小時體溫降至常溫以下而死亡。b、水腫型。慢性患羊出現上述初期癥狀后持續時間較長,食欲逐漸減少,5-6天頜下出現水腫,無熱無痛,觸診如海綿,水腫夜間縮小或消失,天熱增大,穿刺流出淡黃色液體。當頜下水腫出現后腹圍也逐漸增大,腹腔穿刺流出大量淡黃色液體,可視黏膜蒼白,行走無力或臥地不起,有的病羊排稀便,體溫不高,母羊流產,10天左右死亡。
     
           ⑶剖檢病變:剖檢可見血液稀薄淡紅,不易凝固,腹腔有大量淡黃色液體,心冠、腎、淋巴結呈水樣腫脹,皮下組織膠樣水腫,腸系膜及膜管水腫性增厚,肌肉呈暗紅色,肝、脾稍腫大呈黃褐色。
     
           專家治病。治療:早期治療能收到較好的效果。除改飲井水外,藥物治療用葡萄糖鈣注射液(含氯化鈣5%,葡萄糖25%)30-40毫升靜脈注射。內服食醋50毫升,每天1次,連用3-4天。病情嚴重出現水腫的可用葡萄糖鈣注射液30-40毫升、40%烏洛托品20毫升、10%安鈉咖5毫升,1次靜脈注射;口服食醋50毫升或稀鹽酸10毫升,每天1次,連用5-7天。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綿羊 堿中毒 治療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98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