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夏季養羊應注意的八大技術要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7-25
    核心提示:管好羊舍夏季,羊舍更應做好防暑降溫工作。若羊舍是平瓦屋面,可刷上白石灰或搭蓋遮陽物;羊舍南北墻底部開設空氣對流窗;羊舍的朝陽面設置遮陽棚。此外,羊舍還應安裝紗門紗窗,防止蒼蠅蚊子進入。無論是平養法還是高架法養羊,為防止飼草的浪費,必須設置料槽。
           一、管好羊舍夏季,羊舍更應做好防暑降溫工作。若羊舍是平瓦屋面,可刷上白石灰或搭蓋遮陽物;羊舍南北墻底部開設空氣對流窗;羊舍的朝陽面設置遮陽棚。此外,羊舍還應安裝紗門紗窗,防止蒼蠅蚊子進入。無論是平養法還是高架法養羊,為防止飼草的浪費,必須設置料槽。
     
      二、增加營養在氣候炎熱季節,由于羊的采食量下降,需增加飼喂次數,再者要提高日糧的營養濃度,進一步增強羊對高溫環境的抵抗能力。成年羊,每天補飼200克左右;剛斷奶的羔羊每天補飼精料100克左右。每百克精料中,餅類應占25%,若是加入棉餅或萊餅,需經過去毒處理(用水浸泡24小時,再用清水漂洗)。
     
      三、喂好飼草夏季宜給羊只選用適口性好,營養價值高的牧草(如青豆稈、紫花苜蓿等),特別是剛斷奶的羔羊和懷孕母羊更需注意這一點。舍飼飼草應干、青搭配,干草選用青干草、山芋藤、花生藤為最佳,飼喂時,先喂干草后喂青草,以防止羊只貪吃、暴食含水分過高的牧草而產生拉稀和腹脹疾病。另外,不要飼喂霉爛變質的草料。
     
      四、放牧夜飼對于放牧的羊群,要實行早、晚放牧,上午9時以前,羊只必須歸圈休息;下午5點鐘以后再外出放牧。夏季,夜間最好實行補飼,補飼時間宜為晚間10點左右,過晚不利于羊只休息與消化;補飼時不但要注意飼料的數量還應注意抓好質量。
     
      五、增水補鹽夏季高溫季節,應保持羊的飲水盆不斷清潔的水,讓羊自由飲用。每千克羊體重添加0.2克食鹽,以維持羊只機體內酸堿平衡。
     
      六、避暑降溫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注意遮陽,避免陽光直射,同時采取剪毛、加強通風,以利于羊體表散熱;更要創造適合羊休息的圈舍環境和運動場環境;使羊只在高溫環境下能夠保持機體的生理機能,增強抵抗力,維持正常生產。
     
      七、防疫驅蟲①防疫注射。在懷孕母羊臨產前20-30天和10-20天后腿內側皮下注射兩次羔羊痢疾甲醛菌苗2-3毫升,可預防羔羊痢疾。沒有注射過門蹄疫疫苗、羊痘疫苗的羊只,一定要補注疫苗。②定期驅蟲。入夏后,要對羊只注射阿維菌素,每千克體重0.02毫升,以驅除體內外寄牛蟲,并定期注射羊厭氣菌病五聯苗。
     
      八、防治疾病①防治腹瀉。羊只拉稀時,可早上空腹口服2支8萬單位的慶大霉素,連服2天即可。②防羊口瘡。發生羊口瘡時,用0.1%-0.2%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創面,再涂2%龍膽紫、磺甘油,50%土霉素膏或青霉素等,每天1-2次。平時少用粗硬飼料,嚴防創傷感染,發現病羊及時隔離,圈舍和用具用2%火堿或10%石灰乳或20%草木灰水消毒。③夏防黑疫。羊只發牛黑疫病時,要把羊圈搬至高燥處,用抗諾維氏梭菌血清早期預防,皮下或肌肉注射10-15毫升。對病程緩慢的病羊,肌肉注射青霉素80萬-160萬單位,每天2次;也可靜脈或肌肉注射抗諾維氏梭菌血清,每次50-80毫升,連用2次。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64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