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降低犢牛死亡率的主要技術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7-23
    核心提示:接產人員應做好預產期推算,進入圍產期的應趕入產房待產,同時認真觀察,有分娩前兆的應做好接產準備工作。
     一.科學及時助產,確保母子平安 
       
      1.接產人員應做好預產期推算,進入圍產期的應趕入產房待產,同時認真觀察,有分娩前兆的應做好接產準備工作。 
       
      2.羊水破后1.5~2小時還未產出的屬于難產,應立即實施助產,沒有助產經驗的要趕快請獸醫及有經驗的人幫助。 
       
      3.幼犢出生后要迅速將口鼻周圍粘液擦干,或倒提犢牛讓其流出,避免吸入肺部,引起窒息。 
       
    二.加強新生犢牛的護理 
      
      1.幼犢出生后2小時內盡早讓犢牛吃足初乳,做好幼犢的保溫防寒工作。 
      
      2.斷臍帶距犢牛腹部10㎝~20㎝擠出臍帶中的粘液擦干血水,充分消毒以防感染。 
       
      3.人工哺乳時應定時、定量、定溫(37~39℃),腔制犢牛飲奶速度和保證充足的清潔飲水。 
       
      4.搞好犢牛的早期補飼,順利斷奶。 
       
    三.加強疾病防治,做好傳染病、消化道疾病等疾病的預防工作 
       
      1.注意衛生,適當運動和放牧增強犢牛體質。 
       
      2.做好預防接種及驅蟲工作,積極治療疾病。 
       
    四.加強母牛的飼養管理 
       
      1 .奶牛分娩前應保證60天的干奶期,以滿足胎兒發育需要和母牛體力恢復。 
       
      2.干奶期要限制飼喂過量的青貯和能量飼料,適當增加精料,青粗、精料搭配以防母牛水腫和胎兒過大引起難產。 
       
      3.注意鈣磷平衡和適當補充氯化鈉等微量元素。 
      
      總之,只有良好的飼養管理,科學的供給日糧,才能使母牛健康,新生犢牛健壯。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21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