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母山羊多產羔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7-23
    核心提示:選優去劣。從母山羊的祖先、本身、后代三方面進行選種,根據它的生長發育、體尺外型和生產性能選留具備下列條件的母山羊。
    一、選優去劣。從母山羊的祖先、本身、后代三方面進行選種,根據它的生長發育、體尺外型和生產性能選留具備下列條件的母山羊。  
      
      1.第一胎產雙羔或頭三胎產多羔的母羊。 
      
      2.皮膚皺褶少的母羊。 
      
      3.光臉型、身軀高、頸和腿勻稱且長、胸腹部寬大的母羊。 
      
      4.繁殖率高的種公羊后代。 
      
    二、抓好飼養管理。羊的營養及發育狀況對繁殖率影響很大。母羊配種前膘肥體重,性欲旺盛,則配種懷胎和產羔率均高。因此,應加強母羊平時的飼養管理,滿足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并搞好配種前的短期優飼,增加能量、蛋白質及維生素等飼料,為提高受胎及產羔率打下基礎。在放牧吃青的同時,每只羊每曰喂黃豆粉100克,玉米或大麥粉200克,麩皮200克,食鹽、小蘇打各15克,混勻拌水飼喂,連喂30天,能迅速增強體質,促使發情,提高受胎率。 
      
    三、增補鈣磷,壯骨增重。母山羊配種前體重與繁殖率密切相關。配種前體重越大,產羔率越高;體重越小產羔率越低。據實踐,配種前不足40千克的羊,全部產單羔。40千克以上者,一般都產雙羔,羊體的長高增重,取決于骨骼的生長發育,鈣、磷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因此,在增喂能量、蛋白質及維生素飼料時,要多補充鈣源飼料,如花生殼、核桃、豌豆、蛋殼、骨粉等。蛋殼每次用10~13個,炒黃研碎拌入日糧中。骨粉每次5~10克,1日2次,連喂30天。晴天讓羊多到戶外曬太陽,增加紫外線的照射,有利于羊體合成維生素D,促使對鈣、磷的吸收。母羊配種前補鈣,還可促使母羊多懷產母羔。 
      
    四、用藥增胎 
      
      1.將苦鹽150克、麥麩150克、食醋50克,混合拌勻至濕潤,以手握不滴水為宜。在母羊發情前10天喂服,可促使母羊發情,增加受胎率。 
      
      2.母羊發情前4周,在耳根皮下注射費可定(福康寧)2毫升,可促使母羊發情,提高繁殖率,體重40千克以上的母羊雙羔率達90%以上。 
      
      3.在母羊發情后13~14天,注射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8~10毫升,可提高準胎率和多羔率。 
      
      五、選種選配。母羊發情時,要選擇外形好、身軀體重大、無血源關系、體質健壯、繁殖率高的換代新品種公羊配種。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母山羊 產羔法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847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