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防控仔豬腹瀉三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7-09
    核心提示:冬季是仔豬腹瀉病多發季節,許多養殖戶往往控制不住該病而造成仔豬死亡。筆者結合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總結出仔豬腹瀉病三點防控措施,希望能給廣大養殖戶提供幫助。
        冬季是仔豬腹瀉病多發季節,許多養殖戶往往控制不住該病而造成仔豬死亡。筆者結合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總結出仔豬腹瀉病三點防控措施,希望能給廣大養殖戶提供幫助。
           
      一、加強飼養管理 (1)保持溫度適宜。保持適宜的溫度是冬季養好仔豬的關鍵技術之一。在母豬產房中設置1個保溫箱,可以大大提高仔豬成活率和體重。仔豬最適宜的溫度為:1~7日齡28~32℃,8~30日齡25~28℃,31~60日齡23~25℃。(2)控制濕度。豬舍濕度過大可增加寒冷對仔豬的不良影響,而且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孳生繁殖,誘發疾病。豬舍相對濕度應保持在65%~75%之間。(3)做好環境衛生工作。圈舍內外要經常清掃,定期消毒。控制通風換氣量,保持空氣清新,減少有害氣體。(4)做好仔豬的開食和斷奶工作。仔豬早期誘食時間不應晚于7日齡,開食先開水,仔豬出生后3~5天開始訓練飲水,習慣飲水后再喂給仔豬喜食的甜味、香味、乳味飼料。仔豬斷奶應做到“兩個維持,三過渡”,即維持原圈管理和維持原飼料飼喂,做好飼料、飼養制度和環境的過渡。
          
      二、減少應激因素 提高仔豬免疫力,減少各種應激因素,是養好仔豬的又一個技術關鍵。初生仔豬體溫調節能力不健全,極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生病,冬季保持圈內溫度穩定尤其關鍵。要避免噪音帶來應激,保持圈舍安靜,仔豬斷奶后要在原圈飼養7天以上,2周內保持飼料不變,適當限飼3~5天,飼料中加入抗生素或益生素,抑制病菌繁殖。同時做好免疫接種工作,及時根據仔豬的健康狀況決定免疫程序,免疫時規范操作,減少應激。
           
      三、接種免疫 用K88、K99疫苗在母豬產前21天接種,預防仔豬大腸桿菌病;用仔豬副傷寒弱毒疫苗在仔豬30~40日齡首免,70日齡進行二免,預防仔豬副傷寒引起的腹瀉。
            
      仔豬發生腹瀉后,必須采取藥物治療。1~10日齡仔豬腹瀉多由大腸桿菌引起,可以使用氟哌酸、慶大霉素等藥物治療仔豬黃白痢;11~30日齡仔豬腹瀉多是輪狀病毒和大腸桿菌混合感染,在抗菌消炎的基礎上可以增用一些抗病毒藥物。防治仔豬腹瀉,必須采取綜合措施,不能單純依靠打針、灌藥。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防控 仔豬 腹瀉 措施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7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