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如何診斷羔羊痢疾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7-07
    核心提示:羔羊痢疾主要發生于7日齡以內的羔羊,尤以2~5日齡羔羊發病為多。羔羊出生后數日,B型魏氏梭菌可通過吮乳、羊糞或飼養人員的手指進入羔羊消化道,也可通過臍帶或創傷感染。在不良因素的作用下,病菌在小腸大量繁殖,產生毒素(主要為β毒素),引起發病。

    羔羊痢疾主要發生于7日齡以內的羔羊,尤以2~5日齡羔羊發病為多。羔羊出生后數日,B型魏氏梭菌可通過吮乳、羊糞或飼養人員的手指進入羔羊消化道,也可通過臍帶或創傷感染。在不良因素的作用下,病菌在小腸大量繁殖,產生毒素(主要為β毒素),引起發病。

    羔羊痢疾的促發因素主要包括:母羊懷孕期營養不良,羔羊體質瘦弱,氣候驟變,寒冷襲擊,特別是大風雨后羔羊受凍;哺乳不當,饑飽不均。本病可使羔羊大批死亡,特別是在草質差的年份或氣候寒冷多變月份,發病率和病死率均高。

    本病的潛伏期為1~2天。病初羔羊精神委頓,食欲減退,不久即出現下痢,糞便惡臭,有的稠如面糊,有的稀薄如水,顏色黃綠、黃白甚至灰白,部分病羔后期糞便帶血,成為血便。病羔虛弱,臥地不起,常于發病后1~2天死亡。個別病羔腹脹而不下痢,或只排少量稀糞(也可能糞便帶血),主要表現四肢癱軟,臥地不起,呼吸急促,口流白沫,最終昏迷。體溫低于常溫,多在發病后數小時或十幾小時內死亡。剖檢可見尸體嚴重脫水,尾部污染有稀糞。真胃內有未消化的乳凝塊,小腸尤其回腸黏膜充血,常可見直徑1~2毫米的潰瘍病灶,潰瘍灶周圍有一充血、出血帶環繞,腸系膜林巴結腫脹充血或出血,心包積液,心內膜可見有出血點,肺臟常有充血區或淤斑。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診斷 羔羊 痢疾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302 second(s), 351 queries, Memory 1.7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