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養殖場如何選址更科學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5-27
    核心提示:養殖場的選址既關系到投資和經營成果,又關系到公共衛生安全,是養殖環節的基礎性工作。養殖場的選址涉及面積、地勢、水源、防疫、交通、電源、排污和環保等諸多方面,因此,需周密計劃,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只有事先勘察,才能選好場址。

    養殖場的選址既關系到投資和經營成果,又關系到公共衛生安全,是養殖環節的基礎性工作。養殖場的選址涉及面積、地勢、水源、防疫、交通、電源、排污和環保等諸多方面,因此,需周密計劃,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只有事先勘察,才能選好場址。

    面積與地勢 建場所需占地面積要包括生產區、管理區、生活區,并留有10%~20%的占地面積作為機動。場址地勢應高燥、陽光充足、利于通風、排水好,如在山區建場,還應選擇在坡度不大的半山腰處,并避開斷層、滑坡、塌方等地段。

    水源 水源是選址的先決條件,一是水源要保證充足,二是水質要符合飲用水標準,三是要遠離生活飲用水的水源保護區。

    防疫和公共衛生 場址應距公路、鐵路交通干線和居民區、醫院、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區等人口集中區1000米以上,應避開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應與其他養殖場保持至少500米的距離。

    交通 場址既要避開交通主干道,又要交通方便,以便于飼料和出入欄畜禽及其產品的運輸。

    供電 場址應距電源最近,既利于節省輸變電開支,又可保持供電穩定。

    排污與環保 養殖場選址時要優先考慮環境保護,通過生物發酵的方法搞好養殖場糞便和污水的處理。不要讓糞便和污水自流到田野或地上河流里,以免造成空氣和地下水等環境污染,影響公共衛生安全。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養殖場 選址 科學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35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