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確保鵪鶉冬季平穩產蛋五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5-12
    核心提示:保溫增溫。鵪鶉在溫度15~25℃之間食欲旺盛,產蛋多,種蛋受精率也高;低于15℃產蛋率明顯下降。

    1.保溫增溫。鵪鶉在溫度15~25℃之間食欲旺盛,產蛋多,種蛋受精率也高;低于15℃產蛋率明顯下降。因此,在嚴冬和早春寒冷季節應采取保溫增溫措施,夜間要在籠上加蓋保溫物,適當加大籠養密度。

    2.增加光照。每30~40平方米鶉舍配1只40瓦的電燈,每天天亮前2小時開燈,天黑后2小時關燈,保持穩定的光照度和光照時間。

    3.平衡營養。冬季應飼喂營養全面的配合飼料,并供給適量沙粒讓鵪鶉自由采食,以助消化。同時供給清潔水供鵪鶉飲用。冬季鵪鶉的飼料平衡配方為:豆粕15%、精料10%、魚粉15%、玉米54%、麩皮3.5%、骨粉1.5%、干草粉1%,適當添加維生素A、維生素B、和維生素D。

    4.環境安靜。在日常飼喂、撿蛋、清糞、加水時動作要輕,不要輕易更換飼養人員。日常要保持籠舍、飲食器具清潔衛生。每立方米空間用25毫升福爾馬林、12.5克高錳酸鉀熏蒸消毒。每隔7~14天用2%~3%的來蘇水對舍內外食具消毒1次。

    5.及時防病。冬季鵪鶉籠養一般比較密集,一旦發病,要及時隔離治療。治療潰瘍性腸炎,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只1次1萬單位,早晚各1次。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53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