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鹿溶血性大腸桿菌病的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4-08
    核心提示:本病發病病例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病例發病突然,發病后食欲廢絕,排出糨糊樣糞便,最后出現血便;慢性病例精神沉郁,鼻鏡干燥,食欲減退或不食,口渴,先排出松軟便,后排出稀便,有的還帶有血便。
    一、臨床癥狀

     

    本病發病病例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病例發病突然,發病后食欲廢絕,排出糨糊樣糞便,最后出現血便;慢性病例精神沉郁,鼻鏡干燥,食欲減退或不食,口渴,先排出松軟便,后排出稀便,有的還帶有血便。

    二、治療

    對發病鹿采用慶大霉素及丁胺卡那霉素肌肉注射,連用3—5天,病情能得到控制。

    三、預防

    大腸桿菌是條件性致病菌,而溶血性大腸桿菌致病性更強,各種年齡的鹿都可感染,尤以幼鹿易感性更高,并且死亡率也很高。因此,要嚴格飼養管理制度,飼料、飲水要保持清潔。另外,在本病多發季節,可對膘情過好的鹿適當控制增重,同時要注意觀察鹿群,一旦有精神狀態異常等變化,立即進行隔離觀察飼養,以便對癥治療,防患于未然。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38 second(s), 28 queries, Memory 0.9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