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淺析春季多發病的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13
    核心提示:春季的氣候特點是溫度比較低,相對濕度較大,再者冬季過后豬只的營養水平降低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是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現將春季多發疾病總結如下。
        春季的氣候特點是溫度比較低,相對濕度較大,再者冬季過后豬只的營養水平降低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是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現將春季多發疾病總結如下:

    繁殖障礙性疾病:關乎養殖場生存與贏利的主要群體繁殖群,由于冬季的溫度應激、環境密閉、光照降低、飼料單一等原因造成繁殖群生產性能不斷地下降;病毒性疾病的隱性感染造成機體的健康水平下降,處于亞健康狀態;冬季低溫高濕的環境也是霉菌大量繁殖和積累的過程,這主要是人們的認識誤區和廠家的錯誤引導所造成的,霉菌長期殘存在飼料原料和養殖環境當中,只要條件適合就會造成養殖場的損失;秋冬季驅蟲不徹底造成營養成分的流失,造成機體營養不良和破壞機體消化系統的完整性,從而加重機體的負擔。

    呼吸系統性疾病:隨著氣溫的不斷變化,刺激鼻腔乃至整個呼吸系統,容易發生疾病;密閉環境內有害氣體含量增加造成呼吸系統的負擔過重,影響正常呼吸交換;密閉圈舍內的粉塵含量增加造成呼吸系統的堵塞和微小粉粒對上呼吸道的刺激;更重要的是隱性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加劇呼吸系統的壓力。

    寄生蟲病:經過冬季,外界環境當中的寄生蟲蟲卵數量增加,春季對于養殖場是一次大的考驗和沖擊,體表寄生蟲的大量繁殖,加速消耗機體的營養儲備,破壞免疫系統、皮膚的完整性等有害行為;同時寄生蟲病又屬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能夠降低養殖場的整體養殖效益。

    春季是養殖場開始凈化疾病制定保健計劃的最佳時機。考慮到春季是養殖場的繁殖期,要充分保護繁殖群的健康,提高它們的營養儲備和疾病的凈化程度,根據養殖場內的實際情況和疾病的流行趨勢,制定最佳保健計劃。

    具體的防控措施:

    每月進行一次疾病凈化,每次連用7天~10天。

    繁殖群防控方案:中威銀翹散+妙立素+莫維欣+中威聚能星。

    保育階段防控方案:中威銀翹散+妙立素+中威氟特+中威聚能星。

    脫霉劑中威紐曼星的使用:繁殖群常年添加,育肥豬使用到150斤體重或使用到出欄。

    驅蟲:威遠4+2驅蟲模式,即用威遠金伊維全場統一驅蟲,母豬全群2個月~3個月驅蟲一次,連用7天,即一年共驅蟲4次,育肥豬在斷奶后15天~20天驅蟲一次,70斤~80斤體重時再驅蟲一次,連用7天,即一年共驅兩次。

    消毒:使用金維康每周2次~3次全場消毒。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淺析 春季 發病 防治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95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