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夏季控制好豬的季節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0-24
    核心提示:當前,已進入盛夏季節,高溫高濕的環境,很容易滋生細菌和病毒,面對亞健康的豬群,養殖場戶要注意控制好季節病。
        當前,已進入盛夏季節,高溫高濕的環境,很容易滋生細菌和病毒,面對亞健康的豬群,養殖場戶要注意控制好季節病。

    一、豬乙型腦炎

    春節前后,許多養豬場補充了大量的后備豬,這些后備力量能否正常有序地參加生產,在目前這個季節絕不能忽視乙型腦炎病對豬群的侵害。乙型腦炎主要以母豬流產、死胎和公豬睪丸炎為特征,流產胎兒無腦,其他發育正常。

    在每年春季3、4月份蠅蚊季節來臨之前進行防疫,間隔兩周后重免。

    二、豬“高熱病”

    “高熱病”在高濕高溫季節多發,主要是由于環境惡劣、長期通風不良、濕度過大、熱量難以散發,或晝夜溫差過大等綜合因素,造成豬群體質下降、免疫力下降,繼發其他一些疫病。臨床表現以發熱癥狀為主。豬“高熱病”每年在一定范圍或一些區域出現,主要是以藍耳病、豬瘟、偽狂犬、鏈球菌、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副豬嗜血桿菌、弓形體、附紅細胞體等參與的混合感染。應該知道“高熱病”作用不是“單一兵種”作戰,而是“多兵種”共同參與。

    養豬場應該抓好場外、場內、豬體三種環境的優化,做到按需飼養、按需通風、按需保溫,提高綜合防控能力。在豬群健康的基礎上,落實好基礎病也就是重點病毒病的防疫,提高豬群抗風險的能力。合理保健,控制好細菌病,只有鏟除了“高熱病”的幫兇,“高熱病”才不會興風作浪。所以,養豬場只有“立體防御”才會立于不敗之地。

    三、飼料霉變

    目前使用的玉米與2003年霉變的玉米情況差不多,2003年的霉變玉米對2004年養豬生產造成的影響歷歷在目。中小養豬場在臨床中發現剛斷奶的仔豬外陰紅腫的案例屢見不鮮,霉菌毒素在今年年初豬腹瀉病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造成免疫抑制使豬群防疫失敗。首先要使用不霉變的飼料,再好的脫霉劑也沒有不霉變的原料好,關注大宗原料也就是關注自己采購的90%以上的原料,在目前的行情下不要把眼光只盯在預混料上。控制玉米、麩皮、豆粕、魚粉等原料的質量才是重中之重。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夏季 控制 季節病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5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