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豬附紅細胞體病的防控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0-17
    核心提示:按照最新分類,附紅細胞體屬于支原體中的嗜血支原體。在顯微鏡下附紅細胞體呈現多種形態,環形、球形和橢圓形,常附著于紅細胞表面。
    病原特點

    按照最新分類,附紅細胞體屬于支原體中的嗜血支原體。在顯微鏡下附紅細胞體呈現多種形態,環形、球形和橢圓形,常附著于紅細胞表面。無細胞壁,故革蘭氏染色陰性。附紅細胞體對于干燥和化學品敏感,容易被殺死。附紅細胞體附著于紅細胞體表面后,一方面直接損害紅細胞,造成紅細胞功能下降和數量減少;另一方面改變紅細胞表面抗原結構,造成自體免疫損傷。

    流行特點

    附紅細胞體只感染家豬,野豬不易感。各種年齡的家豬都易感。健康豬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發病豬的血液而感染,應激是引起豬體內附紅細胞體數量增加進而發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高溫高濕且蚊蟲較多的夏季豬場容易出現附紅細胞體病疫情。

    臨床癥狀

    仔豬發病后癥狀明顯,常呈急性經過,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病豬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廢絕,反應遲鈍,步態不穩,消化不良,高熱可達42℃。四肢末端、尾和耳廓邊緣發紺,此后可見豬皮膚蒼白和黃疸。育肥豬感染后常見輕度貧血和生長緩慢。母豬的感染常見于臨產或分娩后3天~4天,感染母豬出現發熱、食欲減退、嗜睡、產仔率下降及母性缺乏等癥狀。

    剖檢病變

    慢性病例主要是貧血相關病變,急性病死豬剖檢可見典型的黃疸和貧血。全身皮膚黏膜、脂肪和肝臟黃染。全身淋巴結腫大、潮紅和黃染,切面外翻,有液體滲出。胸腹腔心包積液,肝臟腫大、質脆,細胞呈脂肪變性,呈土黃色或黃棕色。膽囊腫大,含有黏稠的膠凍樣液體。脾腫大,質脆而碎。腎腫大,呈蒼白色或土黃色,包膜下有出血斑。有的膀胱上可見少量出血點。肺腫脹,淤血水腫。心外膜和心冠脂肪出血黃染,心肌蒼白。腦膜有針尖大出血點。全身肌肉色澤變淡,血液稀薄呈水樣,凝固不良。

    預防

    消毒除要做好常規環境消毒外,應特別注意手術器械及注射針頭的消毒,進行注射時必須做到一頭豬一個針頭。

    保健對于附紅細胞體最敏感的抗生素是四環素類藥物,在四環素類抗生素中又以多西環素抗菌活性最強。推薦方案:每噸料中添加威普健1公斤,連用5天~10天,每月保健一次(母豬加倍量使用)。發生疫情時立即對全部豬群使用上述方案保健。

    加強平時飼養管理使用營養全面而均衡的飼料,減少各種應激因素,及時殺滅蚊蟲等各種吸血昆蟲.

    治療

    當豬出現附紅細胞體病時,立即肌肉注射龍米先(1毫升/10公斤體重)+樸鐵(仔豬1毫升,中豬2毫升,大豬3毫升,母豬4毫升),每天一次,連注2天~3天。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4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