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防治母豬非傳染性繁殖障礙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17
    核心提示:規模化豬場母豬繁殖障礙是最常見的疾病,有效地防治常見的、由非傳染性因素引起的繁殖障礙疾病,是控制母豬繁殖障礙綜合征,提高豬場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
        規模化豬場母豬繁殖障礙是最常見的疾病,有效地防治常見的、由非傳染性因素引起的繁殖障礙疾病,是控制母豬繁殖障礙綜合征,提高豬場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現將三類繁殖障礙疾病防治辦法分述如下:

    初情期遲緩主要原因

    ①慢性疾病致卵巢發育不全。②異性刺激不夠。③后備母豬過肥過瘦。

    解決方法

    ①加強營養調控,使用后備母豬專用料,養成七成膘,6月齡前自由采食,6月齡后限飼,添加青飼料。②加強管理,群養每圈3頭~5頭,控制打斗。③6月齡后每日2次以上公豬刺激。④激素誘導,8月齡不發情肌注800單位~1200單位孕馬血清,5天后注射600單位~800單位HCG(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或者肌注PG600促進排卵。

    斷奶后乏情主要原因

    ①初配年齡太小,沒有完全體成熟,或初產母豬過度哺乳,子宮機能恢復較慢。②高溫熱應激,舍溫超過30℃抑制卵巢活動,達到或超過12小時,抑制發情。③斷奶母豬單養,影響發情。④哺乳期采食量小、營養不足、失重過大(掠奪式生產)。

    防治

    ①加強哺乳期營養,提供高濃度、營養全面的飼料,每噸飼料添加植物油2公斤~3公斤。②母豬產仔7天后應進入自由采食,采食量為6公斤~8公斤/日。③注意防暑降溫和防寒保暖。提供適宜溫度18℃~22℃。④平衡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添加量,特別要增加VE供應量。⑤添加富含粗纖維的青飼料,緩解便秘。⑥初產母豬,斷奶當天即注射孕馬血清1000單位~1500單位,經2天后仍不見發情,再注射一次,5天后注射HCG500單位~800單位。

    屢配不孕主要原因

    ①返情,即配種后21天又發情,說明其卵巢機能正常,可能有三種情況。

    A.受精發生障礙(精子到達不了結合部位)。

    B.受精卵死亡,配種時間過早或過晚,精液質量、公豬熱應激等

    C.胚胎早期未著床、死亡(高溫、咬架、轉欄運輸,采食營養濃度過高飼料和霉變飼料)等。

    ②配種一月后又返情。

    A.生殖器官感染,胚胎死亡被吸收,子宮內胚胎全部消失。

    B.胎兒形成后死亡,形成干尸長存于子宮,引起母情不發情。

    C.公豬精液質量差(熱應激、傳染病、生殖系統病)。

    防治

    ①配種當日注射黃體酮30毫克~40毫克/頭,或雌激素6毫克~8毫克/頭。

    ②25%葡萄糖250毫升+750毫克阿莫西林,4小時后注入子宮內。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