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冬季養豬場消毒的具體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2-27
    核心提示:消毒包括大環境消毒、帶豬消毒、全進全出空欄消毒、手術及閹割消毒以及獸防人員進出豬舍消毒器械消毒等。
        消毒包括大環境消毒、帶豬消毒、全進全出空欄消毒、手術及閹割消毒以及獸防人員進出豬舍消毒器械消毒等。

      

       環境消毒

       主要指場內的交通要道、大小路徑和圈前圈后的消毒,可使用2%的火堿或0.2%~0.3%的過氧乙酸進行高壓噴霧消毒,正常情況下每月消毒兩次。

       消毒池的消毒豬場的各類消毒池統一用2%~3%的火堿水,每隔3天~4天更換一次,但要始終保持池內有適量的消毒液。另外為防種豬群蹄病,消毒池內可使用l∶80的消毒液,或者二者交替使用。出入豬舍的人員必須經消毒池進行鞋底消毒。

      

       全進全出空欄消毒

       1.首先要徹底清除欄圈內的一切糞尿、污水和雜物。

       2.用高壓噴水槍由上至下徹底沖洗頂棚、墻壁及欄架等。

       3.待水干后用過氧乙酸或甲醛或用2%~3%的火堿水徹底沖洗。經過10小時~l2小時后,再用清水徹底沖洗欄圈地面,待干燥后,再用0.2%~0.3%過氧乙酸或1∶800的消毒威噴霧消毒。

      

       帶豬消毒

      

       種豬、后備豬舍每周消毒1次;產房每周消毒1次~2次;保育舍每周消毒1次~2次;育肥舍每周消毒1次。如果發生疫情,消毒次數可適當增多。

       手術、閹割消毒

       1.手術部位首先要用清水洗凈擦 干,然后涂以3%的碘酊,待干后再用70%~75%的酒精消毒,待酒精干后方可實施手術,術后創口再涂3%碘酊。

       2.閹割時,切口部位使用專用70%~75%的酒精消毒,待酒精干后方可施行閹割,結束后刀口處涂以3%碘酊。

       3.斷尾時,尾巴斷端要涂以3%碘酊。

      

       器械消毒

      

       手術刀、手術剪、縫合針、縫合線可用煮沸消毒,或用70%~75%的酒精消毒。注射器、針頭必須煮沸消毒。

       獸醫防疫人員出入豬舍消毒

       1.獸醫防疫人員進入豬舍必須在消毒池內進行鞋底消毒,在消毒盆內洗手消毒。

       2.出舍時要在消毒盆內洗手消毒。

       3.獸醫防疫人員在一棟豬舍工作完畢后,要用消毒液浸泡的紗布擦洗注射器和提藥盒的周圍,進行鞋底和手消毒后方可進入另一棟豬舍。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冬季 養豬場 消毒 措施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4.681 second(s), 627 queries, Memory 2.5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