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鴨球蟲病特點與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10-15  來源:江蘇農業信息網
    核心提示:鴨球蟲病是危害鴨的小腸而引起出血性腸炎的疾病。也是鴨常見的寄生蟲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尤其對雛鴨危害嚴重,常引起急性死亡。耐過的病鴨生長發育受阻、增重緩慢,對養鴨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鴨球蟲病是危害鴨的小腸而引起出血性腸炎的疾病。也是鴨常見的寄生蟲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尤其對雛鴨危害嚴重,常引起急性死亡。耐過的病鴨生長發育受阻、增重緩慢,對養鴨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1.病原及流行特點 鴨球蟲屬孢子蟲亞門、孢子蟲綱、球蟲目、艾美耳科。家鴨球蟲共有10個種,大部分寄生于腸道。其中以泰澤屬、毀滅泰澤球蟲致病力最強。
      球蟲感染在鴨群中廣泛發生,各種年齡的鴨均可發生感染。輕度感染通常不表現臨床癥狀,成年鴨感染多呈良性經過,成為球蟲的攜帶者。因此,成年鴨是引起雛鴨球蟲病暴發的重要傳染源。鴨球蟲的發生往往是通過病鴨或帶蟲鴨的糞便污染飼料、飲水、土壤或用具引起傳播的。
      鴨球蟲只感染鴨不感染其他禽類。2~3周齡的雛鴨對球蟲易感性最高,發生感染后通常引起急性暴發,死亡率一般為20%~70%,最高可達80%以上。隨著日齡的增大,發病率和死亡率逐漸降低。6月齡以上的鴨感染后通常不表現明顯的癥狀。
      發病季節與氣溫和濕度有著密切的關系,以7~9月份發病率最高。
      2.臨床癥狀 急性感染2~3周齡的雛鴨,精神萎頓、縮頸垂翅、食欲廢絕、喜臥、渴欲增加、腹瀉,常排出暗紅色或深紅色血便,常在發病后2~3天內死亡。能耐過的病鴨于發病的第4天恢復食欲,但生長發育受阻,增重緩慢。而慢性球蟲病,則無明顯癥狀,偶爾見有拉稀。
      3.病理變化 剖檢急性死亡的病鴨,可見小腸彌漫性出血性腸炎,腸管病變嚴重,腸壁腫脹,出血;黏膜上密布針尖大小的出血點,有的見有紅白相間的小點,腸道黏膜粗糙,黏膜上覆蓋著一層糠麩樣或奶酪狀粘液,或有淡紅色或深紅色膠凍樣血黏液。
      4.防治措施 加強飼養管理,鴨舍經常清掃消毒,及時更換墊草,保持干燥清潔。藥物預防可用復方磺胺5-甲氧嘧啶(球蟲靈)按0.2%濃度混于飼料中,連喂4~5天,也可用地克珠利按1毫克/千克飼料混飼,均可以得到預防和治療的效果。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球蟲病 特點 技術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031 second(s), 195 queries, Memory 1.3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