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羊傳染性膿瘡的預防與治療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10-15  來源:江蘇農業信息網
    核心提示:本病俗稱“羊口瘡”,是一種由病毒所致的傳染病,一口唇等處皮膚和粘膜形成丘疹、膿瘡、潰瘍和結成疣狀后痂為特征。通過病羊、帶毒羊或病羊用過的廄舍牧場由皮膚或粘膜擦傷傳播。羔羊、幼羊發病最多,常群發性流行。本病在羊群中常可連續危害多年。
    本病俗稱“羊口瘡”,是一種由病毒所致的傳染病,一口唇等處皮膚和粘膜形成丘疹、膿瘡、潰瘍和結成疣狀后痂為特征。通過病羊、帶毒羊或病羊用過的廄舍牧場由皮膚或粘膜擦傷傳播。羔羊、幼羊發病最多,常群發性流行。本病在羊群中常可連續危害多年。
      [預防](1)定期進行疫苗接種。(2)嚴防創傷感染。(3)發病后對全群羊多次徹底檢查,病羊隔離治療,用2%氫氧化鈉溶液或10%石灰乳或20%熱草木灰水等徹底消毒用具和羊舍。
      [治療]可用0.1—0.2%高錳酸鉀沖洗創面,再涂2%龍膽紫、碘甘油、5%土霉素軟膏或青霉素呋喃西林軟膏(即青霉素軟膏中再加0.5%呋喃西林),每天1—2次。對病重者還應對癥治療。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53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