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蛋白飼料在奶牛養殖中的應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9-21  來源:益農信息網
    核心提示:不同蛋白質飼料間的合理搭配由于不同蛋白質飼料間的品質不同,主要是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不同,在配合奶牛飼料時,就必須考慮蛋白飼料的合理搭配,以保證奶牛攝入足量合理的蛋白質養分。
    實際應用中的注意要點

        不同蛋白質飼料間的合理搭配由于不同蛋白質飼料間的品質不同,主要是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不同,在配合奶牛飼料時,就必須考慮蛋白飼料的合理搭配,以保證奶牛攝入足量合理的蛋白質養分。在實際的生產中,當我們應用較多的飼料是玉米粉和青貯玉米以及DDGS時,由于這幾種飼料蛋氨酸含量較多,而賴氨酸相對缺乏,因此,賴氨酸就成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配合飼糧時就得多考慮賴氨酸的問題,適當減少來源于玉米的飼料,增加富含賴氨酸的蛋白飼料源。

        合理加工,提高利用率日常對蛋白質飼料加工處理的方法有加熱、化學試劑或兩者的聯合使用,以降低飼料蛋白質在瘤胃中的降解速度和降解程度,保證瘤胃降解蛋白(RDP)和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合理配比,提高蛋白飼料利用率。在加工時既要防止處理不足而使得可消化RUP的增加量很少,又要防止處理過度增加了氨基酸的損失。平常用的較多的是瘤胃保護性蛋白質和瘤胃保護性氨基酸,這些產品都表示能提供較多的過瘤胃蛋白和氨基酸,供小腸吸收和利用。

        能氮平衡,提高微生物蛋白質的合成效率體內和體外的許多試驗表明,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是控制瘤胃微生物生長所需能量的主要因素。可利用能量的缺乏,可導致瘤胃內氨的生成速度超過瘤胃細菌利用速度的情況,從而形成蛋白飼料的浪費,也導致乳蛋白率的降低,直接影響到奶牛的生產性能和牛奶的質量。

        實際應用中的判斷依據

        乳脂肪率和乳蛋白率之比(F/P)正常情況下,奶牛乳中脂肪和蛋白之比有一合理范圍,荷斯坦奶牛在1.05-1.18之間。如高于1.18,就有可能表示能量缺乏,能氮不平衡,飼料蛋白沒有完全利用,奶牛此時可能患有亞臨床或臨床性酮病。反之則可能表示精飼料飼喂過度,奶?赡芑加衼喤R床或臨床性酸中毒。據此調整飼料的用量和配比。

        血中尿素氮(BUN)和乳中尿素氮(MUN)正常情況下,奶牛BUN和MUN有一定的范圍。其值過低同時伴隨乳蛋白低,可能表示飼料蛋白不足和能量均不足,其值過高同時伴隨乳蛋白低,可能表示飼料蛋白過剩和能量不足。依據各牧場具體情況,結合DHI數據來確定其合理范圍和蛋白飼料的利用情況。充分利用好這些數據,科學飼養,提高效益。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59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