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五法調制豬飼料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7-09  來源:山東農業信息網
    核心提示: (1)浸泡法  餅粕、豆類、谷物等精料,以及干薯藤等粗飼料,可先粉碎后用水浸泡,使其吸水發脹、變軟、易于消化。其方法是:
     (1)浸泡法

      餅粕、豆類、谷物等精料,以及干薯藤等粗飼料,可先粉碎后用水浸泡,使其吸水發脹、變軟、易于消化。其方法是:將粉碎的飼料置于缸或桶內加水浸泡,料水比例為1:1,冬春季用溫水,浸泡4-6小時,夏秋季用涼水,浸泡3小時即可喂豬。

      (2)焙炒法
      飼喂仔豬的籽實飼料如大豆、小麥、高梁、玉米等,均可以焙炒處理,把飼料中的淀粉部分轉變為糊精,增加香味,提高飼料的適口性。生大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焙炒可破壞此酶的活性,有助于消化。

      用于飼喂種豬、生長肥育豬的籽實飼料不宜焙炒,以免降低蛋白質的生物學價值,尤其是限制性氨基酸(賴氨酸)的吸收率。

      (3)蒸煮法

      蒸煮可消除生大豆中含有的抗胰蛋白酶,提高大豆的消化率。冷榨豆餅、豆粕亦應煮熟飼喂;甘薯煮熟比生喂的采食量可提高10%-17%;麥麩經蒸汽處理后,增加可利用能量30%,對不明來源的混雜飼料如泔水等,均應煮熟飼喂。

      (4)制漿法

      將精料粉碎后,用水浸泡發酵而成。對谷實類飼料也可先用溫水(15-20℃)浸泡2天,待軟化略帶酸味時,磨制成漿喂豬,可提高豬的食欲,增加采食量。

      (5)發芽法

      將籽實類飼料進行發芽處理,可使飼料中的部分淀粉轉變成麥芽糖,亦可將飼料中的蛋白質分解為容易消化的簡單物質,改善適口性,并可同時增加胡蘿卜素、維生素B2和維生素E的含量。大麥、小麥、燕麥、稻谷等均可制作發芽飼料,以補充冬季和早春飼料的維生素來源。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五法 調制 飼料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64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