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山羊口瘡綜合防治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6-04
    核心提示:山羊口瘡是一種接觸性傳染病,主要以患羊口唇等部位皮膚、黏膜形成丘疹、膿胞、潰瘍以及疣狀厚痂為特征,幼羊易感染且發病率高,危害性較大。 一、臨床癥狀 山羊口瘡病有三種類型,即唇型、蹄型和外陰型,有時三種類型混合感染,但以唇型發病為主。 1、唇型:病羊先在


        山羊口瘡是一種接觸性傳染病,主要以患羊口唇等部位皮膚、黏膜形成丘疹、膿胞、潰瘍以及疣狀厚痂為特征,幼羊易感染且發病率高,危害性較大。

        一、臨床癥狀

        山羊口瘡病有三種類型,即唇型、蹄型和外陰型,有時三種類型混合感染,但以唇型發病為主。

        1、唇型:病羊先在口角、上唇或鼻鏡上出現散在的小紅斑,逐漸變為丘疹和小結節,繼而形成水皰或膿皰,破潰后結成黃色或棕色的疣狀硬痂。

        2、蹄型:病羊通常于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膚上形成水皰、膿皰,破裂后則成為由膿液覆蓋的潰瘍。

        3、外陰型:該型較少見,病羊陰道分泌出黏性或膿性物質,在腫脹的陰唇及附近皮膚上發生潰瘍,乳房和乳頭皮膚上發生膿皰、爛斑和痂垢,公羊則表現為陰囊鞘腫脹,出現膿皰和潰瘍。

        二、預防

        1、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禁止從疫區引進羊或購入飼料、畜產品。嚴格產地檢疫、運輸檢疫和購入檢疫,做好消毒工作。從外地引進的羊應隔離觀察2-3周,并嚴格消毒,經檢疫證明無病后方可混入大群飼養。疫區內的健康羊進行緊急預防接種。

        2、隔離消毒。隔離病羊;對病羊污染過的羊舍、飼料、用具、場地等徹底消毒。

        3、加強飼養管理。抓好秋膘和冬春補飼。經常打掃羊圈,保持清潔、干燥、衛生,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注意保護羊的皮膚、黏膜完好,剔除飼料、墊草中的異物。科學搭配飼料,合理補充礦物質飼料,保證營養全面,平時加喂適量食鹽,以防羊啃土、啃墻而引起口唇黏膜損傷。

        三、治療

        1、對舌面、口腔等處的潰瘍,經清水反復沖洗后,用5%碘甘油或者醋酸涂擦;對結痂者,應先將患部痂皮剝去后再進行沖洗,每天沖洗3次,連續4-6天。也可用龍膽紫拌少量石灰涂擦。潰瘍面每天用0.5%高錳酸鉀或10%食鹽水沖洗,也可用3%雙氧水沖洗。體溫升高的病羊可肌肉注射退熱藥和抗菌素,防止繼發感染。

        2、若蹄部發生病變,可將病羊蹄部置于5-10%甲醛溶液中浸泡3次,每次1分鐘,間隔5-6小時,次日用3%龍膽紫溶液或土霉素軟膏涂擦患部。

        3、患羊喂服牛黃解毒片,每只羊每次2-3片,每天2次;或內服中草藥:苦參、龍膽、白劍、花椒、黃花香、地榆各10克,煎湯候溫灌服,每天3次,連用1周。

     

     
    分享:
    關鍵詞: 山羊 口瘡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95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