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怎樣防治羊子宮內膜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9-06
    核心提示:母羊子宮內膜炎為子宮黏膜發炎,是常見的母羊生殖器官疾病,也是導致母羊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 發病原因 母羊分娩過程中病原微生物通過產道侵入子宮,或由于配種、人工授精及接產過程中消毒不嚴,尤其是在發生難產時不正確的助產、胎衣不下、子宮脫出、陰道脫出、胎兒

        母羊子宮內膜炎為子宮黏膜發炎,是常見的母羊生殖器官疾病,也是導致母羊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
        
        發病原因 母羊分娩過程中病原微生物通過產道侵入子宮,或由于配種、人工授精及接產過程中消毒不嚴,尤其是在發生難產時不正確的助產、胎衣不下、子宮脫出、陰道脫出、胎兒死于腹中等,均易導致感染而引起子宮內膜炎。
        
        癥狀表現 此病有急性子宮內膜炎和慢性子宮內膜炎兩種類型。
        
        急性子宮內膜炎:多發生在母羊產后5~6天,母羊食欲減退,泌乳量減少,精神不振,體溫升高,反芻紊亂,弓背,努責,陰戶內排出大量帶有腥味的惡露,顏色呈暗紅色或棕色,臥下時排出的量較多,常見尾巴上黏附大量膿性分泌物。
        
        慢性子宮內膜炎:往往是經多次使用藥物治療無效,由急性轉變而來,病情較輕,常無明顯的全身癥狀,主要表現為從陰戶不定期排出透明或渾濁或膿性絮狀物,母羊可多次發情或不發情,但是屢配不孕,如不及時治療,可發展為子宮壞死,進而繼發其他器官感染,造成全身癥狀加劇,引起敗血癥或膿毒性敗血癥。
        
        治療方法 治療原則是改善飼養條件,提高肌體抵抗力,應用抗菌消炎藥物,防止感染擴散,及時清理子宮滲出物,改善子宮腔的內環境。具體治療步驟如下:
        
        促進病羊子宮頸口開張:肌肉注射雌二醇1~3毫克,使病羊子宮頸口松弛,便于沖洗子宮,利于子宮內污物的及時排出。
        
        沖洗子宮:為了減少沖洗病羊子宮的次數,及時排出子宮內的惡露,有效殺滅厭氧菌,待子宮頸口充分松弛后,可向子宮內灌注1%的過氧化氫溶液300毫升,稍候用虹吸法將子宮內的消毒液排出,再向子宮內注入碘甘油3毫升,每天1次,直至母羊陰道分泌物排干凈。
        
        配合抗菌藥物進行治療:使用恩諾沙星注射液按羊每公斤體重2.5毫克肌肉注射,每天1次,連續注射3~5天。
        
        對自身中毒的治療:可應用10%的葡萄糖溶液100毫升,復方氯化鈉溶液100毫升,5%的碳酸氫鈉溶液50毫升,一次性靜脈注射。
       
        小結 在母羊產后馬上注射縮宮素5~20國際單位,可讓子宮內的惡露盡快排出,有效降低該病的發生率,同時還具有促進母羊乳汁分泌的作用;對患慢性子宮內膜炎的病羊,在母羊發情配種前7小時左右,向子宮內灌注青霉素G20萬國際單位,可提高受胎率,減少隱性流產;對伴有嚴重全身癥狀的病例,為了避免感染擴散,使病情加重,禁止沖洗子宮療法,只要把抗生素或消炎藥放入子宮內即可,同時要全身應用抗菌藥物;在治療的同時結合精心護理,改善飼養條件,可以提高病羊的抗病能力。
     
    分享:
    關鍵詞: 子宮內膜炎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6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