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哺乳母牛的飼養管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8-23
    核心提示:哺乳母牛的主要任務是多產奶,以供犢牛需要。母牛在哺乳期消耗的營養比妊娠后期還多,每產1千克含脂率4%的奶,約相當消耗0.30.4千克配給飼料的營養物質。1頭大型肉用母牛在自然哺乳時,平均日產奶量可達67千克,產后23個月達到泌乳高峰;本地黃牛產后平均日產奶24千克

        哺乳母牛的主要任務是多產奶,以供犢牛需要。母牛在哺乳期消耗的營養比妊娠后期還多,每產1千克含脂率4%的奶,約相當消耗0.3—0.4千克配給飼料的營養物質。1頭大型肉用母牛在自然哺乳時,平均日產奶量可達6—7千克,產后2—3個月達到泌乳高峰;本地黃牛產后平均日產奶2—4千克,泌乳高峰多在產后1個月出現,此時若不給母牛增加營養,就會使其泌乳量下降,并會損害母牛健康。母牛在哺乳期能量飼料的需要比妊娠干奶期牛高出50%,蛋白質、鈣、磷的需要量加倍。因此,早春產犢母牛正處于牧地青草供應不足的時期,為保證母牛的產奶量,要特別注意泌乳早期(產后70天)的補飼。除補飼作物秸桿、青干草、青貯料和玉米等,每天最好補喂餅粕類蛋白質飼料0.5—1千克。同時注意礦物質及維生素的補充,有利于母牛的產后發情與配種。頭胎泌乳的青年母牛除泌乳需要外,還要使其繼續生長。營養不足對繁殖力影響明顯,所以一定要飼喂品質優良的禾本科及豆科牧草,精料搭配多樣化,但也不要大量飼喂精料。

        母牛在整個泌乳期,依據其生理特點,一般可分為初期、盛期、中期和末期4個階段。

        1、 初期

        母牛產犢后10—15天稱之為泌乳初期。這時,母牛尚處于恢復階段。對體弱母牛,在產犢后3天喂給優質干草;3—4天后可喂多汁飼料和精飼料,每天精飼料量增加不超過1千克。當乳房水腫完全消失時,飼料即可增至正常。如果母牛產后乳房沒有水腫,體質健康糞便正常,在產犢后第一天就可喂給多汁飼料,到 6—7天時,便可增加到足夠喂量。每次擠奶時要充分按摩和熱敷乳房10—20分鐘,使乳房水腫迅速消失。應讓犢牛多吃、早吃初乳。

        2、 盛期

        母牛產犢后15天—3個月,牛的產奶量最高,這個時期宜采取“定期交替飼養法”,也就是粗料型(主要是優質干草和多汁飼料)和精料型的飼養方法交替使用。通過這種周期性的刺激,可以提高牛的食欲和飼料轉化率,增加泌乳量,降低飼養成本。一般交替飼養的周期為2—7天。在此期間,應加強擠乳和乳房按摩,經常刷試牛體,促使母牛加強運動,充足飲水。

        3、中期

        泌乳3個月—干乳前1個月的一段時間稱為泌乳中期。其特點是母牛產奶量下降。這是母牛泌乳的一般規律。但全價的配給飼料,充足的運動和飲水,正確的擠奶,加強乳房按摩及精細的管理,可以延緩泌乳量下降。同時這個時期,牛的采食量有較大增長,如飼喂過量的精料,極易造成母牛過肥,影響產奶和繁殖。母牛日糧影養水平為:每千克干物質含2.13個奶牛能量單位(NND)、13%粗蛋白質、0.45%鈣、0.4%磷,精粗比為40:60。

        4、泌乳末期

        干奶前1個月,這個階段,母牛已到妊娠中后期,胎兒生長發育迅速,母牛要消耗大量的影養物質,以供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母牛日糧的營養水平為:日糧干物質占體重的3—3.2%,每千克干物質含2個NND,粗蛋白質12%,鈣0.45%、磷0.35%、精粗比為30:70。體重600千克,日產奶15 千克的母牛,日糧組成為:玉米青貯16千克、優質干草5千克、胡蘿卜3千克、混合料8.3千克(玉米54%、豆粕24%、麩皮19%、磷酸鈣2%、食鹽 1%)。
     
    分享:
    關鍵詞: 哺乳 母牛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78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