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大豆糊的制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2-05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前所未有的美味大豆糊。

    其制法有3種:   

    第1種制法的要點是:首先使大豆的油脂含量達到25%~60%,然后與食用油脂按10:0~3:7的比例混合并磨碎。   

    脫皮大豆的油脂含量如表所示,約為20%。如果使大豆的油脂含量達到25%~60%,就會產生杏仁、花生仁的風味。杏仁、木賈如果等堅果的油脂含量大約在45%以上。   

    增加大豆油脂含量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將脫皮大豆用水浸泡后,或不浸泡煮沸后,用油炸即可。用水浸泡時,可使用常溫水或25~1OO℃的溫水浸泡5~60min。但使用常溫水時,大豆易發生爆腰現象,有時會影響商品價值。油炸時,通常使用市售煎炸油,在120~250℃的油溫下炸3~1Omin,最好在160℃的油溫下炸5min左右。   

    此時,脫皮大豆的浸泡或煮沸尤為重要,因為在浸泡或煮沸過程中,大豆中的糖分溶于水中,可防止在油炸過程中大豆變黑。   

    當大豆中的油脂含量達到25%~60%后,可用磨碎機磨碎,制成大豆糊。粒度要求為0.246~0.031mm,最好為0.104~0.048mm。磨碎時,可添加食用油,大豆與食用油如果按10:0~3:7的比例混合添加,本發明的大豆糊即可呈現出獨特的風味。食用油可使用市售植物油或動物油,當然使用棕桐油、大豆油、棉籽油等植物油好些,從口味和抗氧化等觀點看,最好使用葵花籽油。   

    第2種制法的要點是:在第1種制法制備的大豆糊中,按大豆糊:食用油=9:1~3:7的比例再添加食用油,并混合。   

    在第1種制法制備的大豆糊中按上述比例添加食用油后,可得到比第1種制法的制品更具有流動性、而且風味不同的大豆糊。添加的食用油種類與第1種制法所使用的油脂相同。   

    上述第1種制法及第2種制法制取的大豆糊,可直接食用,味很美,同時還可根據嗜好添加各種調味料,例如喜好甜味時,可添加10%~30%的砂糖。   

    第3種制法的要點是:將脫皮大豆用水浸泡,或不浸泡煮沸,使其油脂含量達到25%~60%,在該含油脂的大豆中再添加食用油,然后磨成大豆糊。   

    這種制法中的技術與工藝要求基本與第1種制法和第2種制法相同,區別在于第3種制法集中了第1種、第2種制法的優點,可連續生產。   

    如上所述,用第1種制法制作的大豆糊,營養豐富,風味良好,大豆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堅果味。這種大豆糊可直接食用,也可溶于冷水或溫水中,作為豆乳飲用。此外,還可涂在面包上或其他點心上食用,同時又可作為廉價的營養豐富的糕點加工原料。   

    用第2種制法制作的大豆糊,比第1種制法的制品更具有流動性,口感更好些,可以稱作是含大豆的人造奶油,最適合作為涂抹食品使用。   

    用第3種制法制作的大豆糊,兼備上述2種大豆糊的優點,而且可連續化生產。   

    如表所示,本發明的大豆糊的水分含量非常低,不易腐敗,而且糊狀表面能抑制空氣進入其內部,油脂不易酸敗。所以,該制品可長期保存。   

    實例1   

    在100kg脫皮大豆中加80℃的熱水300L,浸泡45min。在容量500L的鍋中將水加熱至1OO℃,撈出浸泡大豆放入沸水中,放入大豆后水溫馬上降至60℃,在20min內將水溫逐漸加熱至 100℃,再繼續煮lOmin。另在容量為700L的油鍋中加市售煎炸油270L,加熱至180℃,將煮好的脫皮大豆撈出瀝水,投入油鍋中。油溫降至130℃左右,加熱至160℃炸5min左右,得含油大豆,成分如下表所示。從表中可看出油脂含量已比脫皮大豆增加許多。

    ┌─────────┬──────┬──────┬──────┐
    │                  │            │    實例1的 │    實例1的 │
    │    大豆糊成分    │    脫皮大豆│            │            │
    │                  │            │    油炸大豆│    大豆糊  │
    ├─────────┼──────┼──────┼──────┤
    │水分/%          │    11.81   │    4.02    │    1.16    │
    │粗蛋白含量/%    │    33.33   │    36.76   │    28.37   │
    │粗脂肪含量/%    │    19.79   │    38.38   │    51.71   │
    │粗纖維含量/%    │    2.07    │    2.89    │     -     │
    │灰分/%          │    6.42    │    3.06    │    2.37    │
    │碳水化合物含量/%│    28.65   │    17.78   │    16.39   │
    │熱量/J/100s     │    1670.58 │    2181.32 │    2503.70 │
    │磷含量/(ms/100g)│    416     │    255     │    353     │
    │鐵含量/(mg/100g)│    6       │    5       │     -     │
    │鈣含量/(mg/100g)│    141     │    138     │    157     │
    │酸價              │    1.14    │    0.72    │     -     │
    │過氧化值          │    4.32    │    7.54    │     -     │
    └─────────┴──────┴──────┴──────┘   

    在1kg含油大豆中加棕櫚油1OOg,混合后用膠體磨磨成粒度為0.104mm左右的大豆糊。該大豆糊的成分如表,脂肪含量進一步增加。   

    再向該大豆糊中加砂糖300g進行調味。   

    這種大豆糊直接食用時,有堅果風味。如果根據嗜好在大豆糊中加水,攪拌后立即溶解,可制出從未有過的美味豆乳。調制豆乳時,可在25g加糖大豆糊(無糖大豆糊為20g)中,添加175mL(無糖大豆糊時為180ml)熱水或冷水溶解即可。   

    實例2   

    用與實例1相同的方法制取無糖大豆糊,取700g該大豆糊,加棕桐油300g,混合后再加砂糖300g。   

    所得大豆糊的流動性增大,可稱得上是含大豆的人造奶油,口感良好,最適合涂抹在面包上食用。   

    實例3   

    用與實例1相同的方法制取加糖大豆糊,取700g該大豆糊,加棕櫚油300g,混合后,得與實例2相同的大豆糊。   

    實例4   

    將脫皮大豆連續投入連續運行煮鍋中,約經40min,大豆加倍膨脹。再自動瀝水,約15min后,得煮大豆。將該煮大豆按與實例1相同的方法進行處理,得與實例1相同的大豆糊。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23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