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玉米淀粉蜜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5-04-01

    采用舊工藝,是液化、糖化完后經過濾、脫色、離交、濃縮,然后加入經過濾的異構酶菌絲體,進行轉化,其缺點是增加生產環節,糖損耗多,活性炭及電汽耗量大,以及酶的回收率不高。經改成“三化一罐”工藝后,克服了上述問題。

    制作方法 1.淀粉的液化、糖化及轉化。

    (1) 主要原材料

    玉米淀粉:水分14% 純度92%

    淀粉酶:無錫酶制劑廠產品,76580 活力2000單位/克

    糖化酶:用天津工微所3912-12菌種,自備。酶活力一般在400單位/毫升

    異構酶:酶活達180單位/毫升左右

    (2) 操作和條件

    按淀粉與水為1比1.3的配比調漿,用40%NaOH調pH6.0~6.2 ,然后加入淀粉酶。加量為10單位/克淀粉。打入糖化罐后用直接蒸汽加熱至90~93℃,保溫液化到碘液反應呈棕紅色為止。冷卻到53~54℃,用工業HC1調pH4.5~5.0,加入糖化酶液,加量為100單位/克淀粉,保溫糖化至DE值97以上,100℃殺酶10分鐘,降溫至65~68℃然后用NaOH調pH7.0~7.2,加入異構酶發酵液,加酶量為35單位/克葡萄糖。轉化率達42%以上時終止轉化,然后進行凈化處理。糖化及轉化采用間歇攪拌。

    2.蜜糖液的凈化及濃縮

    (1) 轉化后乘熱用板框壓濾機過濾。壓力2~3公斤/厘米2,濾布為滌綸帆布。

    (2) 脫色過濾“三化一罐”工藝的糖液色澤較淺,因此,活性炭用量為1%(對100%糖)。脫色溫度60~65℃,pH為5左右,時間30~40分鐘。趁熱過濾,壓力1~2公斤/厘米2。

    (3) 離子交換:采用陽(732),陰(717)的順序實行糖液交換。用檸檬酸糖液pH為6左右。交換比為1:3~4(對糖)。

    (4) 濃縮:濃縮對糖的色澤影響較大,因果糖在高溫下易焦化,因此,濃縮溫度一般控制在60℃左右。真空度620毫米汞柱。濃縮到75%(固形物)時,即為成品。

    質量標準 1.理化指標

    水分25% 干物質75% 總還原糖67~70%

    其中

    葡萄糖37~40% 果糖27~30% 其它糖5~8%

    2.衛生指標

    感觀:

    澄清、微黃、無異味、無異臭、 無雜質和沉淀。

    游離礦酸:未檢出 鈷:痕跡

    銅:未檢出 鉛:痕跡

    鎘:未檢出 細菌:50個/克

    砷:0.15ppm 大腸桿菌:100克中未檢出

    鐵:50ppm 致病菌:未檢出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518 second(s), 306 queries, Memory 1.7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