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食品生產加工技術 » 飲料加工 » 正文

    AD鈣酸奶飲料加工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2-25
        (一)概述
        以酸奶為主要原料,通過外加可被機體吸收的離子鈣、維生素 A和維生素D,建立一個穩定的AD鈣酸奶體系,以滿足人體對維生素A、維生素D和鈣的需求。
        (二)主要設備
        膠體磨、均質機、自動灌裝機、自動殺菌機、板式殺菌機。
        (三)原料與配方
        砂糖:8%;
        全脂奶粉:3.5%;
        脫脂奶粉:1.5%;
        檸檬酸:0.5%;
        乳酸:0.1%;
        乳酸鈣:0.46%;
        CMC-Na:0.2%;
        黃原膠:0.1%;
        刺槐豆膠:0.1%;
        山梨酸鉀:0.03%;
        維生素A(微膠囊):0.001%;
        維生素D(微膠囊):0.001%;
        水:余量。
        (四)工藝流程
        配料→攪拌→膠體磨→緩沖缸→均質→調配→板式殺菌→灌裝→殺菌→質檢→成品
        (五)操作要點
        ①首先將砂糖和乳化穩定劑(CMC-Na、黃原膠、刺槐豆膠)混合均勻。攪拌桶中加入60%的凈化水,在攪拌下加入奶粉和山梨酸鉀,將維生素A、維生素D先用其重量100倍的水溶解后,加入攪拌桶中,攪拌均勻,加入砂糖和乳化穩定劑混合物,攪拌10分鐘,將物料全部溶解混勻。
        ②膠磨、均質:混勻的物料通過膠體磨,磨間隙小于0.6微米,入緩沖缸。為使奶液中乳化穩定劑更好地形成保護膜,使蛋白質與乳化穩定劑成為穩定的復合體,再進入均質機,均質壓力控制在15兆帕以上。
        ③調配:經均質的奶液在攪拌罐中加入20%的水調和,將酸先用10倍水溶解,在攪拌下迅速加入奶液中,攪拌速度120轉/分鐘,充分混勻。使pH小于4.0。調酸時,液溫越低,膠體體系的穩定性越好;隨著液溫的升高,膠體體系的穩定性降低。鈣先用20倍水85℃下溶解后加入攪拌罐中混勻。補充水至所需容積,攪拌5分鐘進行試味,合格。
        ④板式殺菌:將奶液泵入板式殺菌器,85~90℃殺菌2.5分鐘,出口溫度控制在60℃進行灌裝。
        ⑤灌裝殺菌:奶液在60℃下由自動灌裝機灌裝,灌裝封口完畢進入殺菌機進行自動水浴殺菌,水溫82~86℃ 45分鐘殺菌。完畢水浴冷卻至瓶溫40℃。
        ⑥質檢貼標:經冷卻的奶進行質量檢驗,剔除漏奶、封口不嚴、裝量不足等不合格品。合格品貼標。
        ⑦包裝入庫:將貼好標的成品裝箱、封口、入庫。
        (六)質量標準
        1.感官指標
        色澤:乳白色或略帶黃色,色澤均勻一致。
        滋味和氣味:具有奶粉、檸檬酸等相應的滋味和氣味,味酸甜適中,口感細膩,無異味。
        組織形態:均勻乳濁液體,無分層,無雜質,允許有少量沉淀。
        2.理化指標
        可溶性固形物>7.0%;總酸(以檸檬酸計)0.40%~0.60%;蛋白質>1%;脂肪>0.3%;碳水化合物>5.0%;熱量110~200千焦/100克;鈣(以Ca計)0.4~0.8克/升;維生素A(以醋酸視黃酯計)6~10微克/100毫升;維生素D0.1~0.4微克/100毫升;
        重金屬含量:砷(以As計)<1.0毫克/千克,鉛(以Pb計)<0.5毫克/千克,銅(以Cu計)<5.0毫克/千克。
        3.微生物指標
        細菌總數<300個/毫升;大腸菌群<30個/100毫升;致病菌 (腸道病菌、致病性球菌)不得檢出。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20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