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食品生產加工技術 » 酒類加工 » 正文

    獼猴桃乳酒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5-03-29


    原料札方 獼猴桃濾汁10千克 白糖146千克 57°白酒52千克 醪精(酒度13°) 59千克

    制作方法

    1.催熟:剛摘下樹的獼猴桃果實堅硬,味酸澀,香氣太差,不易取汁。可采用兩種辦法促使獼猴桃果實后熟:

    (1)將獼猴桃果實堆放20厘米厚,經10天左右自然后熟。

    (2)在堆放20厘米厚的基礎上,加蓋稻草、玉米殼3厘米厚,使溫度達到24℃左右,可提前5~7天后熟。

    2.切片、破碎:加工前,應剔出腐爛變質的爛果,把后熟變軟的選出來洗凈,進行切片、破碎。方法可采取打漿、切片、搗碎等,然后準破碎的塊料裝入麻袋。

    3.初濾:將皮渣、固形物及籽濾出,濾汁要迅速密封,以防氧化變質。

    4.前發酵:將濾汁、白糖(或冰糖)和57°正品酒按100∶100∶7∶的配比,配成發酵汁。配制中要注意待汁液壓出后就很快完成,并加以密封,不然要影響酒的色、香、味。裝壇后的發酵汁要連續攪拌2~4次,每次攪拌時間為20分鐘,使獼猴桃汁、糖和酒配合均勻,有利于發酵。然后,除去壇口懸浮物,再密封45天左右,酒度可達12°,為乳酒的重要半成品棗前發酵汁。

    5.配方和勾兌:發酵汁、57°白酒、醪精(酒度13°)和糖水(濃度30%左右)的比例分別為40~50%、10%、12~14%和33~36%。酸度應控制在0.4~0.7范圍內。

    6.后發酵:勾兌的新酒,貯滿壇內,封閉10天左右以上,進行后發酵。裝壇一定要滿,排除空氣,以防止氧化。每日要進行翻1次壇,抽出澄清酒液,再經清除沉淀,排出殘余的二氧化碳氣體。

    7.再過濾:經后發酵的酒用過濾機清濾,然后進入陳釀過程。

    8.消毒和殺菌處理:盛裝容器使用前應先用30%濃度的堿水清洗,再用0.3%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最后用干凈水中洗。殺菌處理可在將勾兌的發酵汁內,摻入10%左右的白酒,入罐密封30天左右,可殺死雜菌。同時采用黃酒煎酒法將醪糟汁加溫到80℃,經兩種殺菌處理后,效果較為理想。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357 second(s), 297 queries, Memory 1.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