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蘆筍罐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3-19
    核心提示:1、工藝流程。選料清洗剝皮切段預煮冷卻分級配湯裝罐封罐殺菌冷卻擦罐入庫。 2、加工要點 ⑴選料:選用莖長10-16厘米,粗細以莖部平均橫徑1.0-3.8厘米為宜,要求新鮮、良好,不帶病蟲害、銹斑和損傷,無空心、開裂畸形的蘆筍為原料。收獲后一般要求在6小時之內完成全部


        1、工藝流程。選料→清洗→剝皮切段→預煮→冷卻→分級→配湯→裝罐→封罐→殺菌→冷卻→擦罐→入庫。

        2、加工要點

        ⑴選料:選用莖長10-16厘米,粗細以莖部平均橫徑1.0-3.8厘米為宜,要求新鮮、良好,不帶病蟲害、銹斑和損傷,無空心、開裂畸形的蘆筍為原料。收獲后一般要求在6小時之內完成全部加工過程。

        ⑵清洗:多采用噴淋沖洗或流水沖洗。淋水洗滌便于使葉片張開,洗去塵埃和葉片包住的泥沙。流水洗滌應注意縮短清洗時間,要求在采收后1小時內清洗完畢,以減少銹斑點產生。但勿使蘆筍在水中浸沒時間太長,以免損失養分。

        ⑶剝皮、切段:由尖頂部向根部方向剝去粗老表皮、粗纖維及棱角,削去裂痕及蟲蛀部分,再去除尖頂部的鱗生;加工帶皮蘆筍,只需剝去粗老的、帶泥沙和有斑點的鱗片,可不去除緊貼筍身的鱗片。蘆筍的裝罐規格分整裝和段裝,整裝蘆筍應切成9.5-10.5厘米長帶筍尖的筍條,9厘米以下的則切成4-6厘米的段,以便分別裝罐。

        ⑷預煮:整裝蘆筍一般采用預煮法,先將蘆筍豎放在漂燙籠中,在90-95℃的熱水中,直徑在18毫米以上的筍身先預煮2-3分鐘,再將全筍浸入預煮1分鐘,共預煮3-4分鐘;若筍身直徑在18毫米以下,筍身先預煮1-2分鐘,再將全筍浸入預煮1分鐘,共預煮2-3分鐘。段裝蘆筍筍尖預煮1-2分鐘,筍身預煮2-3分鐘。此時,筍肉由白色變為乳白色,稍透明。為了保證蘆筍良好的色澤,通常在預煮水中添加0.1-0.3%的檸檬酸,使pH值在5.5。預煮后立即用冷水快速冷卻至36℃以下。

        ⑸分級:整條筍按下列標準分級。

        ①巨大級:直徑在2.5厘米以上。

        ②特大級:直徑在1.8-2.5厘米。

        ③大級:直徑1.31-1.8厘米。

        ④中級:直徑0.96-1.3厘米。

        ⑤小級:直徑0.8-0.95厘米。

        段筍和筍尖,一般按粗、中、細分色澤分選。有綠色的筍一般不裝罐,但綠色不超過4厘米的,也可留作裝罐時搭配用。

        ⑹裝罐:空罐清洗干凈,消毒。整裝蘆筍要求筍尖向上,整齊地裝入罐內;段裝蘆筍要求粗細搭配,筍尖占20%以上,然后加注湯汁(汁溫保持85℃以上),預隙6-8毫米。

        湯汁配制:配方為預煮水100千克、2%食鹽、2%食糖、0.05%檸檬酸。將配制液放在夾層鍋內加熱煮沸,過濾備用。

        ⑺封罐:將裝好的罐放在真空封罐機上封罐,真空度應達到39.99-53.32千帕。

        ⑻殺菌,冷卻:封好的罐送入殺菌釜中進行殺菌處理,然后分段冷卻至常溫。

        ⑼保溫、打檢:罐頭送入37±2℃的保溫庫中保溫5-7天,而后進行檢驗,剔除胖罐、漏灌等不合格品,合格品裝箱入庫即成。

     

     
    分享:
    關鍵詞: 蘆筍 罐頭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37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