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杏醬的加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3-19
        工藝流程如下:
        原料挑選→原料清洗→切半、挖核、修整→軟化、打漿→加熱濃縮→裝罐、密封→殺菌、冷卻→檢驗→貼標簽→成品。     
    .   操作要點:
        ①原料挑選:選用新鮮無病蟲害、無霉爛變質、八九成熟的新鮮杏。
        ②清洗、切半、挖核、修整:去皮可用淋堿去皮法,將果實浸于10%~15%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煮5~10分鐘,脫皮后立即用大量清水漂洗。
        ③軟化、打漿:加入果肉量10%~20%清水在夾層鍋中加熱煮沸5~10分鐘,以果塊軟化易于打漿為準;再用篩孔徑為0.7~1.5毫米打漿機打漿1~3次。
        ④濃縮:打漿后的果漿放入夾層鍋中,按500千克果肉、600千克砂糖(其中20%用淀粉糖漿代替),0.8千克的檸檬酸進行調配。濃縮至可溶性固形物達66%時即可出鍋。
        ⑤裝罐、密封:瓶、蓋使用前必須消毒,醬液裝罐溫度≥85℃,迅速封罐。
        ⑥殺菌、冷卻:1OO℃殺菌5~15分鐘,殺菌后迅速分段淋水冷卻到38℃。
        ⑦檢驗、貼標簽。
        產品的技術要求:
        感官指標  色澤:醬體為橙黃色;滋味和氣味:具有杏醬特有的風味,無焦糊味及其他異味;組織形態:醬體呈膠粘狀,能徐徐流動,不分泌汁液,無糖結晶。
        理化指標  可溶性固形物(以折光度計)≥65%;總糖量≥55%;重金屬含量:每千克制品中錫(Sn)含量≤200毫克;銅(Cu)含量≤20毫克,鉛(Pb)含量≤t00毫克。微生物指標  無致病菌及因微生物作用引起的腐敗現象。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