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包裝儲運技術 » 食品包裝技術 » 正文

    草莓氣調包裝內溫濕度變化的實驗研究(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9-18

    1.4 測試方法

        預處理:將試樣與測試罐置于RH=84% ,T:12℃的環境中預處理lOh。

        試樣包裝后采用氣體測定儀通過氣體測試孔測定測試罐內的組分氣體濃度。溫度和相對濕度通過傳感器和智能溫濕度巡檢記錄系統實時監控并記錄。

    2 結果與討論

         3個測試罐中溫度的變化見圖1。總體上看,包裝初始,產品呼吸旺盛,呼吸產生大量的呼吸熱,導致包裝內溫度快速上升;之后由于包裝內氧氣含量降低,呼吸速率減緩,呼吸熱減少,同時由于包裝內外的熱交換,包裝內的溫度又呈現下降過程,并隨時間的延續逐漸接近包裝外環境溫度。進一步分析每個測試罐中溫度的變化發現,1 罐內溫度上升的持續時間較長,1 h左右包裝內溫度達到最高,比初始溫度升高了約2.5 ,之后緩慢下降,3h左右基本接近環境溫度。這主要是由于l 罐內初始氧氣含量高。為產品呼吸提供了充足的氧氣。


         比較2 罐和3 罐,其罐內初始溫度、氣體組分基本相同,密封型式、產品質量不相同。試驗發現,盡管2 罐內產品質量較少,但罐內溫度卻高于3 罐。這主要是密封型式的差異造成的。2 罐采用滲透性薄膜密封,包裝后外部氧氣通過滲透向包裝內部補充氧氣,因此罐內果品呼吸強度較3 罐大。這表明呼吸強度是影響包裝內溫度變化的主要因素。

         圖2為3個測試罐中相對濕度的變化。由于草莓含水量極高,呼吸旺盛。總體上密封后包裝內的相對濕度急劇升高,并在短時間內達到飽和狀態。

        試驗發現,盡管l 罐中的相對濕度、氧氣的初始值較高,但包裝后相對濕度增加的速率較大,其達到飽和時間與2 罐甚為接近。這或許是高相對濕度抑制了果品呼吸速率的緣故。對于2 罐和3 罐,同樣發現在罐內相對濕度較低時,罐內相對濕度增加速率較大,相對濕度較高時,其增加速率趨于平緩。進一步比較2 罐和3 罐,發現2 罐內相對濕度增加速率較大,也更快達到了飽和狀態。這同樣是果品呼吸強度的影響造成的。

    3 結語

        基于不同初始氣體成分、包裝密封型式,測定分析了草莓包裝內溫濕度的變化。研究表明果品呼吸強度是決定包裝內溫濕度變化的顯著因素,而呼吸強度又受到包裝型式、初始氣體成分等因素的影響。

         草莓是高呼吸易腐產品,根據保鮮保質的要求,包裝環境內的相對濕度不能過低也不要過高,這就需要通過采取一些包裝工藝來進行調節,例如加入吸濕劑,綜合考慮溫度、包裝材料、初始氣體成分等因素的影響。果蔬產品包裝內部的相對濕度變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其影晌因素也很多,這些因素在影響溫濕度變化的同時,彼此之間也可能互相影響。對于果蔬產品包裝內的溫濕度變化,還需要從理論到試驗進行更全面的研究。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24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