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包裝儲運技術 » 果蔬貯藏 » 正文

    龍眼的貯藏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4-14
    1.最佳貯藏指標
        ①溫度:0~3℃;
        ②氣體:O2 6%~8%,C02 4%~6%;
        ③濕度:85%~95%;
        ④氣體傷害閾值:C02>13%;
        ⑤貯藏期:30~50天。
    2.技術工藝
        果實9成熟適時采收→果穗基部1~2張復葉處剪斷→及時于樹陰下或庫房內修整果穗→剔除傷、殘、裂、病果實→整理→防腐處理(0.1%甲基托布津浸果)→陰涼風干→裝入內襯保鮮袋(如 0.04mm厚PE袋)的箱中→于采收當天,入庫敞開袋口在0~l℃
    下預冷24~36小時→加入熏蒸防腐保鮮劑(如仲丁胺用量0.1~0.15ml/kg)→扎緊袋口→碼垛→于0℃~1℃(某些品種2~3℃)下貯藏即可。
    3.品種屬性與貯藏特點
        (1)品種 龍眼多為實生繁殖,全國約有400個栽培品種。其中冰糖肉、東壁、泉州本等品質好耐貯藏,福建的福眼、赤殼、水漲等不耐貯藏。
        (2)氣體、生理  龍眼于8~9月份成熟,采后生理生化變化劇烈,很易變質變色,一般28℃1周內腐爛變質。采后氣調貯藏效果理想,已知O2 6%~8%,C02 4%~6%較好。CO2<3%氣調作用差,C02>13%將產生氣體傷害。
        (3)溫度、濕度  采后及時預冷、 入貯、高濕、防腐是龍眼保鮮的基本條件。龍眼為亞熱帶果實,對低溫冷害不甚敏感,從而使龍眼可以在近O℃條件下貯藏。龍眼外果皮較薄,皮孔較多,極易失水,因此,高濕有利于抑制龍眼褐變。
    4.注意事項
        (1)9成熟采收。貯運龍眼宜9成熟采收,早采肉薄味淡,有生青味;過晚采收則甜味變淡,易落果。其標準是:果皮由青色轉為黃、褐色,果皮由厚而粗糙轉薄而光滑,果肉由堅硬開始轉為柔韌,味由甜轉為濃甜,種子充分硬化,由白變黑褐或紅褐。
        (2)謹防機械傷。
        (3)禁止在陰雨天、晨露未干時采收。
        (4)龍眼貯藏包裝宜選擇木箱或塑料箱。
        (5)護色。0.5%檸檬酸+0.03%維生素C浸果有利于抑制、延緩果皮褐變和果肉變質。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14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