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包裝儲運技術 » 果蔬貯藏 » 正文

    怎樣安全貯藏甘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5-10-17
        甘薯從塊根為收獲作物,鮮薯體積大,含水量高,組織幼嫩,皮薄易破損,易受冷害和感染病害而發生腐爛。甘薯在貯藏期間仍有旺盛的呼吸,呼吸強度比谷類種子大十幾倍到幾十倍、甘薯在氧充足時進行有氧呼吸,吸入氧較多,放出的二氧化碳和熱量也多。當氧不足時,甘薯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二氧化碳和少量熱量。酒精對薯塊有害作用,易引起爛窖。安全貯藏對環境的要求是:最適溫度為10―14℃,濕度為80―95%,空氣中氧和二氧化碳分別為15%和5%。甘薯收獲時要輕挖、輕運、輕放。剔除帶病的、蟲咬的、破損的、水淹的薯塊,在甘薯貯藏地晾曬3―4天后入窖。貯藏方式一般采用棚窖:在戶外挖窖,深2米,寬1.5米,長度隨貯量而定。窖頂每隔80厘米放木柱1根,鋪20厘米厚的玉米秸、稻草或麥秸。上覆土0.5米左右,南邊留出口。貯藏過程中前期應注意通氣降溫,中期保溫防寒,后期應保持平穩窖溫。具體要求如下:
        (一)貯藏初期:甘薯在入窖后20天內,溫度高,濕度大,常發生“發汗”現象,使堆表薯塊造成濕害,可在薯堆上覆蓋一層干草。另注意不要過早封窖口。
        (二)貯藏中期:甘薯入窖后20天到第2年2月初為中期,此時氣溫低,易受冷害,要封閉窖口。薯堆上蓋草也能防止冷害。
        (三)貯藏后期:甘薯經長期貯藏后生理機能衰退,此時氣溫回升,應及時打開窖口通風換氣,降低窖內溫濕度。
        (四)在貯期整個期間要注意兩點,一是勤檢查,發現爛薯及時剔除;二是下窖前一定要用燈試驗,如火不滅,才能進窖。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863 second(s), 188 queries, Memory 1.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