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堂 » 相關專業 » 農學 » 正文

    甘薯黑斑病如何預防?

    已解決 懸賞分:0 提問時間 2008-11-25 14:36 - 解決時間 2008-11-25 17:00
    甘薯黑斑病如何預防?
    2727 次關注     提問者: 瑩晶  
      支持(0)  |   反對(0) 最佳答案
    為害癥狀:危害薯苗莖基部和薯塊,育苗期病苗生長不旺,葉色淡。病基部長出橢圓形或梭形病斑梢凹陷,病斑初期有灰色霉層,后逐步出現黑色刺毛狀物和黑色粉狀物。病斑逐漸擴大,使苗的基部變黑,呈黑腳狀而死。嚴重時苗未出土即死于土中。種薯變黑腐爛,造成爛床。圓筒形、棍棒形或啞鈴形。分生孢子可隨時萌發生出芽管,在芽管頂端再串生小的內生次生孢子;但有時也可萌發后形成厚垣孢子,暗褐色橢圓形,壁厚,能抵抗甘薯黑斑病病原菌農業植病學)不良環境 發病特點:黑斑病主要靠帶病種薯傳病,其次為病苗,帶病土壤、肥料也能傳病。用病薯育苗,長出病苗。病菌可直接侵入苗根基,在薯塊上主要從傷口侵入,也可通過根眼、皮孔、自然裂口、地下蟲咬傷口等侵入。在收獲、貯藏過程中,操作粗放,造成大量傷口,均為病菌入侵創造有利條件。窖藏期如不注意調節溫濕度,特別是入窖初期,由于薯塊呼吸強度大,散發水分多,薯塊堆積窖溫高,在有病源和大量傷口情況下,很易發生爛窖。育苗時,主要病源為病薯,其次帶菌土壤和帶病糞肥,也能引起發病。黑斑病發病溫度與薯苗生長溫度一致,最適溫度為25 27,最高35;高濕多雨有利發病,幾地勢低洼、土壤粘重的地塊發病重;土壤含水量在14-60%范圍內,病害隨溫度增高而加重。不同品種抗病性有差異;植株不同部位差異顯著,地下白色部分最易感病,而綠色部分很少受害。
     
    防治方法:(1)培育無病薯苗 種薯經過嚴格挑選,汰除病、蟲、凍、傷薯塊,然后進行消毒處理。①溫水浸種 5054℃溫水浸種處理10分鐘,適用于北方火炕育苗;②藥劑浸種 80%"402"1500倍液浸種l0分鐘,或50%多苗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浸種5分鐘,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5分鐘。種薯上床前要施足底肥,澆足水,育苗期注意保溫、煉苗,培育無病壯苗。在北方火炕育苗,可采用高溫,即在種薯上炕后345天內,將床溫提高到3538,以殺滅病菌,以后經常保持25-30,并注意煉苗,每次拔苗后澆水,升炕溫1-2天,以利傷口愈合。
       (2)栽插無病薯苗 大田栽插時要嚴格汰除病苗粉劑3000倍液浸薯苗基部(6厘米左右)243分鐘;或剪取春薯蔓扦插,均可收到良好防效。
       (3)適時收獲,安全貯藏。同貯藏病害。然后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0倍浸薯苗基部般溫床育情,剪苗后浸藥
       (4)建立無病留種地 黑斑病嚴重發生區,應建立無病留種地。選用3年代末種過甘薯的地塊,采用高剪苗或插春蔓,施無病糞肥、凈水,并注意防治地下蟲.單收、單運、單藏。
      回答者: P13764222577   2008-11-25 17:00   


    [ 知識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問題搜索
         
    相關問題
    等待您來回答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信息服務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客服中心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魯ICP備14027462號-1
    ©2001-2025  煙臺富美特信息科技 - 食品伙伴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535-6730582
    24小時聯系電話:18006452914 郵箱:foodmate@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