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堂 » 相關專業 » 農學 » 正文

    如何防治菊花枯萎病?

    已解決 懸賞分:0 提問時間 2008-11-24 16:27 - 解決時間 2008-11-24 17:52
    如何防治菊花枯萎病?
    4051 次關注     提問者: spzst  
      支持(0)  |   反對(0) 最佳答案
    菊花植株枯萎是發生了菊花枯萎病。菊花枯萎病大致可分為真菌性枯萎和細菌性枯萎兩種。(1)真菌性菊花枯萎病:植株受害后,生長緩慢,缺乏生氣,葉片自下而上失綠黃化,最后整株葉片黃化枯萎,另一側葉片則表現正常。發現葉片失綠黃化時,檢查莖干,可發現維管束呈褐色,處皮有黑色條紋出現。夏季氣溫高、雨水多的情況下發病嚴重。真菌性菊花枯萎病的病原菌是鐮刀屬的一種,可通過土壤傳播。在夏季氣溫高、雨水大時,最易發病。防治真菌性菊花枯萎病的措施:一是應控制土壤含水量,夏季雨水多時注意排水。二是選育抗病菊花品種,從無病株上選取插穗。三是污染土壤宜用熱力滅菌或藥劑消霉。藥劑可選用福爾馬林(每立方米用200~300毫升)或40%五氯硝基苯粉劑(用量為土重的0.2%)、氯化苦(每平方米60~120克)。四是用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澆灌盆土或植株周圍的土壤,可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2)細菌性菊花枯萎病:由歐氏桿菌屬的一種細菌侵染引起。癥狀為淺灰色的水漬狀斑,長1~2厘米,而后漸變為黑色。莖干受害后,軟化腐爛,末梢枯萎。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這種腐爛可向下發展,莖內組織消解,轉化為膠粘狀物,有時莖皮開裂,有紅褐色粘液流出。細菌侵染引起的枯萎病因植株品種及環境條件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現:有時植株部分分枝受害,其余仍能正常生長開花,有時病斑以上枝條發病,病斑以下的萌蘗枝正常。有時插穗帶菌,雖無明顯癥狀,而扦插后易發病。這樣容易造成病菌的遠距離傳播。防治楞菌性菊花枯萎病的措施:清除病殘枝,進行土壤消毒,選擇抗病品種,尤應注意插穗的消毒,盡量避免用帶菌插穗。扦插前可將插穗浸于農用鏈霉素1000倍液中消毒;扦插后控制溫濕度也有利此病的防治。  
      回答者: P13764222577   2008-11-24 17:52   


    [ 知識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問題搜索
         
    相關問題
    等待您來回答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信息服務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客服中心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魯ICP備14027462號-1
    ©2001-2025  煙臺富美特信息科技 - 食品伙伴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535-6730582
    24小時聯系電話:18006452914 郵箱:foodmate@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