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堂 » 相關專業 » 農學 » 正文

    棗縮果病怎樣防治?

    已解決 懸賞分:0 提問時間 2008-09-22 15:30 - 解決時間 2008-09-22 18:00
    棗縮果病怎樣防治?
    2703 次關注     提問者: spz  
      支持(0)  |   反對(0) 最佳答案
    棗縮果病是棗樹的一種新病害,常與炭疽病混合發生,該病大發生時,輕者減產,重者絕收,近幾所在我市棗區曾造成巨大的損失。
    該病主要為害棗果,引起爛棗和落棗。在棗果著色期發病,我市7月中下旬開始發病,8月中下旬為發病高峰期。受害棗果先在果肩及胴部出現淡黃色暈圈,后逐漸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水漬狀內色病斑,中間呈圓形褐點,病區果肉松軟萎縮,病果易早期脫落。病果個小,皺,干瘦,病組織呈海綿狀壞死,味苦失去食用價值。該病 的發生與氣溫、降雨、棗果發育期等因素有關,棗果進入著色期,旬氣溫在23ºC—26ºC時,遇陰雨或多霧天氣,該病易暴發成災。
    引起棗縮果病的病原物,目前尚無定論,一種觀點認為是由細菌中的噬棗歐文氏菌引起,另一種說法是由真菌中聚生小穴殼菌所致,也有的認為是兩種病菌共同為害。
    防治棗縮果病應加強綜合防治,主要技術是:
    1、科學管理。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少施氮肥,合理間作,忌間作高稈作物,改善棗園通風透光條件,適量坐果,以增強樹勢,提高棗樹自身的抗病力。
    2、清潔果園,鏟除菌源。秋冬季節徹底清除棗園病果爛果,集中處理,以減少菌源。棗樹萌芽前全園噴布3至5波美度石硫合劑。
    3、合理噴藥。根據氣溫和降雨情況,7月下旬至8月上旬噴第一次藥,間隔10天左右再噴2至3次藥,棗果采收前10至15天是防治關鍵期。目前比較有效的藥劑有:細菌性縮果病可用農用鏈霉素70至140單位/ml,土霉素140至210單位/ ml,卡那霉素140單位/ ml;對真菌性縮果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據試驗,在發病高峰前噴50%棗縮果寧1號可濕性粉劑600倍,防效明顯。噴藥時要均勻周到,霧點要細,使果面全部著藥,遇雨及時補噴。
      回答者: P13764222577   2008-09-22 18:00   


    [ 知識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問題搜索
         
    相關問題
    等待您來回答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信息服務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客服中心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魯ICP備14027462號-1
    ©2001-2025  煙臺富美特信息科技 - 食品伙伴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535-6730582
    24小時聯系電話:18006452914 郵箱:foodmate@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