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檢驗技術 » 培訓資料及講義 » 正文

    致瀉性大腸桿菌的檢驗(GB方法簡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0-05-13
    核心提示:增菌  以無菌手續(xù)稱取檢驗25g,加在225mL營養(yǎng)肉湯中,以均質(zhì)器打碎1min或用乳缽加滅菌砂磨碎。取出適量,接種乳糖膽鹽培養(yǎng)基

    增菌
      以無菌手續(xù)稱取檢驗25g,加在225mL營養(yǎng)肉湯中,以均質(zhì)器打碎1min或用乳缽加滅菌砂磨碎。取出適量,接種乳糖膽鹽培養(yǎng)基,以測定大腸菌群MPN,其余的移入500mL廣口瓶內(nèi),于36±1℃培養(yǎng)6h。挑取1環(huán),接種于1管30mL腸道菌增菌肉湯內(nèi),于42℃培養(yǎng)18h。

    分離
      將乳糖發(fā)酵陽性的乳糖膽鹽發(fā)酵管和增菌液分別劃線接種麥康凱或伊紅美藍瓊脂平板;污染嚴重的檢樣,可將檢樣勻液直接劃線接種麥康凱或伊紅美藍平板,于36±1℃培養(yǎng)18~24h,觀察菌落。不但要注意乳糖發(fā)酵的菌落,同時也要注意乳糖不發(fā)酵和遲緩發(fā)酵的菌落。

      附:麥康凱瓊脂平板照片

        EMB平板原理及照片

    生化試驗:
     自鑒別平板上直接挑取數(shù)個菌落分別接種三糖鐵瓊脂(TSI)或克氏雙糖鐵瓊脂(KI)。同時將這些培養(yǎng)物分別接種蛋白胨水、半固體、pH7.2尿素瓊脂、KCN肉湯和賴氨酸脫羧酶試驗培養(yǎng)基。以上培養(yǎng)物均在36℃培養(yǎng)過夜。
     TSI斜面產(chǎn)酸或不產(chǎn)酸,底層產(chǎn)酸,H2S陰性,KCN陰性和尿素陰性的培養(yǎng)物為大腸埃希氏菌。TSI底層不產(chǎn)酸,或H2S、KCN、尿素有任一項為陽性的培養(yǎng)物,均非大腸埃希氏菌。必要時做氧化酶試驗和革蘭氏染色。
      

      附:三糖鐵瓊脂(TSI)原理及照片

        克氏雙糖鐵瓊脂照片

        尿素酶試驗原理及照片

        血清學試驗
      假定試驗:挑取經(jīng)生化試驗證實為大腸埃希氏菌的瓊脂培養(yǎng)物,用致病性大腸埃希氏菌、侵襲性大腸埃希氏菌和產(chǎn)腸毒素大腸埃希氏菌多價O血清和出血性大腸埃希氏菌O157血清做玻片凝集試驗。

      當與某一種多價O血清凝集時,再與該多價血清所包含的單價O血清做試驗。如與某一個單價O血清呈現(xiàn)強凝集反應,即為假定試驗陽性。

      證實試驗:制備O抗原懸液,稀釋至與Mac Farland3號比濁管相當?shù)臐舛取Tr為1:160~1:320的O血清,用0.5%鹽水稀釋至1:40。稀釋血清與抗原懸液在10mm×75mm試管內(nèi)等量混合,做單管凝集試驗。混勻后放于50℃水浴箱內(nèi),經(jīng)16h后觀察結果。如出現(xiàn)凝集,可證實為該O抗原。
      附:致瀉性大腸桿菌及O血清。

    腸毒素試驗(產(chǎn)毒素性大腸桿菌)(LT-不耐熱腸毒素,ST-耐熱腸毒素)
      1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LT和ST。
      2 雙向瓊脂擴散試驗檢測LT
      3 乳鼠罐胃試驗檢測ST

       附:腸毒素試驗
      
    結果報告
      綜合以上生化試驗、血清學試驗、腸毒素試驗作出報告。

    編輯:foodyy

     
    分享:
    關鍵詞: 致瀉性大腸桿菌
    [ 網(wǎng)刊訂閱 ]  [ 檢驗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檢驗技術
    點擊排行
    檢驗技術
     
     
    Processed in 0.101 second(s), 13 queries, Memory 0.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