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檢驗技術 » 實驗室管理 » 正文

    液相色譜儀使用中常見注意事項匯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9-30
    核心提示:對液相色譜儀的要求1.流動相必須用HPLC級的試劑,使用前過濾除去其中的顆粒性雜質和其他物質(使用0.45m或更細的膜過濾)。2.流動相

    對液相色譜儀的要求

    1.流動相必須用HPLC級的試劑,使用前過濾除去其中的顆粒性雜質和其他物質(使用0.45μm或更細的膜過濾)。 

    2.流動相過濾后要用超聲波脫氣,脫氣后應該恢復到室溫后使用。
    3.不能用純乙腈作為流動相,這樣會使單向閥粘住而導致泵不進液。
    4.使用緩沖溶液時,做完樣品后應立即用去離子水沖洗管路及柱子一小時,然后用甲醇(或甲醇水溶液)沖洗40分鐘以上,以充分洗去離子。對于柱塞桿外部,做完樣品后也必須用去離子水沖洗20mL以上。
    5.長時間不用儀器,應該將柱子取下用堵頭封好保存,注意不能用純水保存柱子,而應該用有機相(如,甲醇等),因為,純水易長霉。
    6.每次做完樣品后應該用溶解樣品的溶劑清洗進樣器。
    7.C18柱絕對不能進蛋白樣品,血樣、生物樣品。
    8.堵塞導致壓力太大,按預柱→混合器中的過濾器→管路過濾器→單向閥檢查并清洗,清洗方法:

    ①以異丙醇作溶劑沖洗;

    ②放在異丙醇中間用超聲波清洗;

    ③用10%稀硝酸清洗;
    9.氣泡會致使壓力不穩,重現性差,所以在使用過程中要盡量避免產生氣泡。
    10.如果進液管內不進液體時,要使用注射器吸液:通常在輸液前要進行流動相的清洗。
    11.要注意柱子的pH值范圍,不得注射強酸強堿的樣品,特別是堿性樣品。
    12.更換流動相時應該先將吸濾頭部分放入燒杯中邊振動邊靖洗,然后插入新的
    流動相中。更換無互溶性的流動相時要用異丙醇過渡一下。


    常見故障斷定及解決方法

    (一)保留時間變化 

    1.柱溫變化:柱恒溫,必要時需配置恒溫箱
    2.等度與梯度間未能充分平衡:至少用10倍柱體積的流動相平衡柱
    3.緩沖液容量不夠:用》25mmol/L的緩沖液
    4.柱污染:每天沖洗柱
    5.柱內條件變化:穩定進樣條件,調節流動相
    6.柱快達到壽命:采用保護柱


    (二)保留時間縮短 
    1.流速增加:
    檢查泵,重新設定流速
    2.樣品超載:降低樣品量
    3.鍵合相流失:流動相pH值保持在3~7.5檢查柱的方向
    4.流動相組成變化:防止流動相蒸發或沉淀
    5.溫度增加:柱恒溫


    (三)保留時間延長 
    1.流速下降:
    管路泄漏,更換泵密封圈,排除泵內氣泡
    2.硅膠柱上活性點變化:用流動相改性劑,如加三乙胺,或采用堿至鈍化柱
    3.鍵合相流失:同前(二)3
    4.流動相組成變化:同前(二)4
    5.溫度降低:同前(二)5


    (四) 出現肩峰或分岔
    1.樣品體積過大:
    用流動相配樣,總的樣品體積小于第一峰的15%
    2.樣品溶劑過強:采用較弱的樣品溶劑
    3.柱塌陷或形成短路通道:更換色譜柱,采用較弱腐蝕性條件
    4.柱內燒結不銹鋼失效:更換燒結不銹鋼,加在線過濾器,過濾樣品
    5.進樣器損壞:更換進樣器轉子


    (五)鬼峰
    1.進樣閥殘余峰:
    每次用后用強溶劑清洗閥,改進閥和樣品的清洗
    2.樣品中未知物:處理樣品
    3.柱未平衡:重新平衡柱,用流動相作樣品溶劑 (尤其是離子對色譜)
    4.三氟乙酸(TFA)氧化(肽譜) :每天新配,用抗氧化劑
    5.水污染(反相) :通過變化平衡時間檢查水質量,用HPLC級的水


    (六) 基線噪聲 
    1.氣泡(尖銳峰) 流動相脫氣:加柱后背壓
    2.污染(隨機噪聲) :清洗柱,凈化樣品,用HPLC級試劑
    3.檢測器燈連續噪聲:更換氘燈
    4.電干擾(偶然噪聲) :采用穩壓電源,檢查干擾的來源(如水浴等)
    5.檢測器中有氣泡:流動相脫氣,加柱后背壓


    (七)峰拖尾 
    1.柱超載:降低樣品量,增加柱直徑采用較高容量的固定相
    2.峰干擾:清潔樣品,調整流動相
    3.硅羥基作用:

    加三乙胺,用堿致鈍化柱增加緩沖液或鹽的濃度降低流動相PH值,鈍化樣品
    4.同前(四)4 同前(四)4
    5.同前(四)3 5.同前(四)3
    6.死體積或柱外體積過大:
    連接點降至最低,對所有連接點作合適調整,盡可能采用細內徑的連接管
    7.柱效下降:
    用較低腐蝕條件,更換柱,采用保護柱


    (八)峰展寬 
    1.進樣體積過大:同(四)1
    2.在進樣閥中造成峰擴展L進樣前后排出氣泡以降低擴散
    3.數據系統采樣速率太慢:設定速率應是每峰大于10點
    4.檢測器時間常數過大:設定時間常數為感興趣第一峰半寬的10%
    5.流動相粘度過高:增加柱溫,采用低粘度流動相
    6.檢測池體積過大:用小體積池,卸下熱交換器
    7.保留時間過長:等度洗脫時增加溶劑含量也可用梯度洗脫
    8.柱外體積過大:將連接管徑和連接管長度降至最小
    9.樣品過載:進小濃度小體積樣品

    編輯:songjiajie2010

     
    分享:
    [ 網刊訂閱 ]  [ 檢驗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檢驗技術
    點擊排行
    檢驗技術
     
     
    Processed in 0.024 second(s), 13 queries, Memory 0.9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