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檢驗技術 » 實驗室管理 » 正文

    實驗室化學試劑中毒,該怎么辦?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2-06  來源:食品實驗室服務微信公眾號
    核心提示:在實驗室,經常會接觸到甲醇、甲醛、甲酸、過氧化氫、磷酸、硝酸、鹽酸、氯仿、氫氧化鉀、氫氧化鈉等等有毒試劑。這些藥品一般具有強刺激性、強氧化性以及強腐蝕性,它們可通過呼吸道、皮膚和消化道進入人體而發生中毒現象。因此,了解化學品中毒后的危害性以及中毒后急救方法至關重要。
    呼吸道吸入是化學藥品進入體內的最重要的途徑,如各種氣體、溶劑的蒸氣、煙霧和粉塵等經人的呼吸道進入肺部,被肺泡表面所吸收,隨血液循環引起中毒。
    皮膚、黏膜吸收也可使一些能溶于水或脂肪的化學藥品經皮膚吸收,再由血液運輸到各器官,引起中毒,這是高沸點化合物入侵的主要途徑,所以,皮膚上有傷口時,絕不能操作劇毒藥品。


    影響化學藥品毒害性的因素

    化學藥品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其危險性也越大。因為人體內含有大量水分,所以越易溶解于水的化學藥品越易被人體吸收;有些化學藥品若能溶于脂肪,同樣能通過溶解于皮膚表面的脂肪層侵入毛孔或滲入皮膚而引起中毒。化學藥品經過皮膚破裂的地方侵入人體,會隨血液蔓延全身,加快中毒速度。
    固體化學藥品的顆粒越小,分散性越好,越易引起中毒,因為顆粒小容易飛揚,容易經呼吸道吸入肺泡、被人體吸收而引起中毒。
    液體化學品的揮發性越大,空氣中濃度越高,從而越容易從呼吸道侵入人體引起中毒。無色無味者比色濃味烈者難以察覺,隱蔽性更強,更易引起中毒。


    化學品中毒的危害有哪些?

    化學藥品中毒會損傷全身器官,如腐蝕性藥物會使皮膚、黏膜、眼睛、氣管、肺受嚴重損傷;許多藥物如汞、鉛、芳香族有機物會使肝臟受到嚴重的損害;有些藥物會積累在某一器官,造成器官損壞。化學藥品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都有哪些癥狀吧!
     
    1. 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指短時間內受到大劑量的有毒物質的侵蝕而對身體造成損害。
    窒息 
    窒息是指人體的呼吸過程由于某種原因受阻或異常,所產生的全身各器官組織缺氧而引起的組織細胞功能紊亂和形態結構損傷的病理狀態。
    麻醉作用 
    由于接觸高濃度的某些化學藥品導致中樞神經抑制而引起頭昏,頭暈,頭痛或昏迷的癥狀。
    全身中毒 
    全身中毒是化學藥品直接破壞肌體組織而引起。
    過敏和刺激作用 
    重復接觸某一化學藥品引起過敏,化學藥品對皮膚、眼睛及呼吸系統刺激后發生化學反應,引起炎癥。

    2. 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是指毒物在不引起急性中毒的劑量條件下,長期反復進入機體而出現的中毒狀態或疾病狀態,這種傷害通常是難以治愈的。
    致癌作用 
    致癌性指慢性毒性導致癌癥,如砷、石棉、氯甲醚可導致肺癌;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氯乙烯單體引起肝癌。
    誘變和畸形作用 
    誘變和畸形作用指慢性毒性能夠改變細胞基因,威脅正在發育的胎兒,后代的基因會受到損害,使胎兒變成畸形。
    具體器官中毒 
    慢性毒性能夠損壞具體器官,如石英晶體、石棉能引起塵肺。

    不同途徑中毒者的救治

    化學藥品可以通過呼吸道、皮膚或其他途徑對人體造成傷害,引起中毒。那么,不同途徑的中毒者要如何進行救治呢?

    1. 經呼吸道吸入中毒者
    首先保持呼吸道暢通,并立即轉移至室外,向上風向轉移,解開衣領和褲帶,呼吸新鮮空氣并注意保暖;對休克者應施以人工呼吸,但不要用口對口法,立即送醫院急救。

    2. 經皮膚吸收中毒者
    應迅速脫去污染的衣服、鞋襪等,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15~30min,也可用微溫水,禁用熱水;頭面部受污染時,要注意眼睛的沖洗。
     
    3. 誤服吞咽中毒者
    催吐 
    適用于神志清醒合作者,禁用于吞強酸、強堿等腐蝕品及汽油、煤油等有機溶劑者。
    洗胃 
    是治療常規,有催吐禁忌者慎用。
    清瀉 
    可通過口服或胃管送入大劑量的瀉藥,如硫酸鎂、硫酸鈉等而進行清瀉。 
    編輯:foodec007

     
    分享:
    [ 網刊訂閱 ]  [ 檢驗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檢驗技術
    點擊排行
    檢驗技術
     
     
    Processed in 0.021 second(s), 13 queries, Memory 0.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