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理化容量分析法中常見問題的匯總與解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9-18
    核心提示:問題一:結果是預期值的一半或兩倍?這可能有多種原因,結果恰好是預期值的一半或兩倍說明這是由于系統誤差造成的。首先要做的就
    問題一:結果是預期值的一半或兩倍?

    這可能有多種原因,結果恰好是預期值的一半或兩倍說明這是由于系統誤差造成的。

    首先要做的就是檢查為滴定劑所設定的滴定管體積是否與實際相符。滴定劑清單包含所有與滴定劑相關的信息:名義濃度,滴定管體積,所在驅動器以及在滴定度測定后自動儲存的當前滴定度值。



    如果指定的是5mL的滴定管,但實際使用了10mL的滴定管,那么計算結果就只有預期值的一半,反之亦然。另一種原因可能在于滴定劑的濃度。在結果的計算過程中,名義濃度乘以滴定度才能得到實際濃度,因此錯誤的名義濃度就可能導致錯誤的結果。例如:在滴定劑清單中給出的NaOH濃度是0.5 mol/L,而實際上你用的是1.0mol/L的溶液,那么你的結果也就只有預期值的一半了。


    此外,滴定反應的平衡數z也必須準確,也就是要知道反應的化學計量關系是什么,是不是1:1的反應。錯誤的平衡數也必將導致結果變成預期值的一半或兩倍。


    問題二:產生系統誤差的原因有幾種?


    (1)方法誤差

    方法誤差是由于分析方法本身在理論上和具體操作步驟上存在不完善之處。如反應不完全或存在副反應,指示劑的變色點不與化學計量點重合。


    (2)儀器誤差

    儀器誤差來源于一起本身的缺陷或沒有按照規定使用儀器。例如:

    儀器檢查不徹底,滴定管漏液;

    滴定管、移液管使用前沒有潤洗而錐形瓶誤被潤洗;

    注入液體后滴定管下端留有氣泡;

    讀數時滴定管、移液管等量器與水平面不垂直、液面不穩定、仰視(或俯視)刻度;液體溫度與量器所規定的溫度相差太遠;

    移液時移液管中液體自然地全部流下。


    (3)標準溶液誤差

    ①標準溶液濃度的大小造成的誤差來源。滴定所需標準溶液體積的大小,滴定管讀數的相對誤差較大。一般使用的體積控制在20mL~24mL的范圍內,使滴定管的讀數誤差不大于1‰,為此應使用適當濃度的標準溶液,從而控制標準溶液的體積。

    ②標準溶液的配制不規范造成的誤差來源。


    (4)終點誤差(指示劑誤差)

    ①指示劑用量過多或濃度過大,使其變色遲鈍,同時指示劑本身也能多消耗滴定劑。

    ②強酸滴定強堿時,用酚酞作指示劑。

    ③強酸滴定弱堿時因生成的鹽水解,等當點時溶液顯酸性。同理強堿滴定弱酸在等當點時溶液呈堿性。若指示劑選用不當,等當點與滴定終點差距大,則產生誤差。


    (5)操作誤差

    操作誤差通常是由于分析人員沒有按正確的操作規程進行分析操作引起。操作方面誤差可能有以下幾點:

    ①滴定中左手對酸式滴定管旋塞控制不當,旋塞松動導致旋塞處漏液;使用堿式滴定管時,左手拿住橡皮管中玻璃球用力擠壓或按玻璃球以下部位,導致放手時空氣進入出口管形成氣泡。

    ②右手握持錐形瓶沒有搖動,待測液反應不完全或搖動時前后振蕩濺出液體。

    ③滴定時流速過快,錐形瓶中液體被濺出,也可能使標準溶液滴加過量。

    ④錐形瓶下沒有墊白紙或白瓷板作參比物,人眼對錐形瓶中溶液顏色變化反應不靈敏,使終點滯后。

    ⑤錐形瓶中溶液變色后立即停止滴定,待測液可能未完全反應。

    ⑥滴定停止后,立即讀數也會產生誤差,應等1min~2min到滴定管內壁附著液體自然流下再行讀數。

    ⑦進行平行測定,兩次滴定所用標準液體積相差超過0.02mL,仍取平均值計算,產生誤差,應通過科學的分析,找出可疑值的來源,重新進行實驗。

    (6)主觀誤差

    主觀誤差是由于分析人員自身的一些主觀因素造成。例如在分析過程中重點的判斷,有些人對指示劑顏色的分辨偏深、有的人偏淺;有的人喜歡根據前一次的滴定結果來下意識地控制隨后的滴定過程,導致測量結果系統地偏高或偏低。


    (7)偶然誤差

    是指在相同條件下,對同一物理量進行多次測量,由于各種偶然因素,出現測量值時而偏大,時而偏小的誤差現象,這種類型的誤差叫做偶然誤差。

    偶然誤差的特點:

    ①不確定性;

    ②不可測性;

    ③服從正態分布規律:大小相等的正誤差和負誤差出現的概率相等;小誤差出現的概率大,大誤差出現的概率小,極大誤差出現的概率極小。


    問題三:滴定終點和等當點有何區別?

    終點滴定(EP)指傳統的滴定步驟:滴定劑持續加入直至反應終止,如用指示劑指定時觀察到顏色的變化。對于全自動電位滴定儀來說,持續滴定樣品直至達到原先設定的某值,如pH=8.2。


    等當點是被分析物和試劑的濃度正好相同的那個點。多數情況下,該點完全等同于滴定曲線的回歸點,如酸/堿滴定的滴定曲線。曲線的回歸點由相應的pH或電位值及滴定劑消耗量(mL)來定義。等當點由濃度已知的滴定劑的消耗量計算得出。通過濃度和滴定劑消耗量能算出已與樣品反應的物質的量。全自動電位滴定儀根據滴定曲線應用專用數學評估步驟評估測量點,然后再依據這條評估后的滴定曲線計算出等當點。


    問題四:天平的精度該為多少?


    這個問題的答案涉及許多內容,如預期結果和樣品的均勻程度,兩者都決定了最佳的樣品量、最終結果的小數位及所需的最終結果精度。一般而言,操作者必須對樣品量至少設置四個重要指標。以下是一些建議:樣品量與小數位的對應關系:

    1-10g.............................3

    0.1-1g............................4

    0.01-0.1g.......................5



    問題五:電極該保存在哪?


    要保存一支復合電極,理想的情形是電極處于平衡狀態。主要是指電極的參比部分,其經常發生電解質的流動。多數情況下,最佳的介質是電極參比系統所用的電解質,因為這樣能保證液絡部沒有電解質流動。

    對于半電池電極,有三種主要類型:

    第一種自然是pH半電池,其最佳的保存介質是pH=7緩沖液。

    第二種常用的半電池則是離子選擇性電極(ISE)。短期保存時使用被測離子的稀釋溶液(0.001M)能保證電極始終處于備用狀態;

    長期保存時,大多數ISE則干藏。

    第三種半電池是雙液絡部(或單液絡部)參比電極。如果短期的話,這種電極應保存在鹽橋電解質中,如長期則須清空并干藏。


    問題六:為何得不到結果,突躍很明顯?



    發生這種情況有幾個原因,多數是由于方法中的閾值設得太大。將測量數值表打印出來并查看一階導數的最大值。方法中的閾值必須設得比該值低。通常情況下,我們建議在滴定曲線陡峭時將閾值設成一階導數最大值的50%左右,滴定曲線平坦時最多設成80%。請記。旱貌坏浇Y果還與趨勢(滴定曲線的走向)定義錯誤及等當點范圍選錯有關。


    問題七:影響指示劑變色范圍的因素?


    (1)溫度:

    溫度改變,指示劑的變色范圍也隨之改變,例如:18℃時,甲基橙的變色范圍為3.1-4.4;100℃時,則為2.5-3.7。


    (2)溶劑:

    指示劑在不同溶劑中變色范圍不同。


    (3)指示劑用量:

    濃度小:顏色變化靈敏;

    濃度大:終點顏色變化不敏銳;

    指示劑用量少一點為佳。


    文章(文字)來源:網絡 
    編輯:songjiajie2010

     
    分享:
    [ 網刊訂閱 ]  [ 檢驗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檢驗技術
    點擊排行
    檢驗技術
     
     
    Processed in 0.021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9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