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看配料表!!你吃的可能是假巧克力!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4-08
    核心提示:甜食能讓人心情愉悅,巧克力更是讓人欲罷不能! 你一定嘗過無數的巧克力,亦或見識過眾多的巧克力品牌,但是你敢說你吃到的就一定是純正的巧克力嗎? 在購買巧克力之前,我們先要弄清楚兩個概念,一個是可可脂,另一個是代可可脂。
     可可脂

     

    可可脂是以純可可豆為原料,經清洗、篩選、焙炒、脫殼、磨漿、機榨等工藝制成的產品,液體呈琥珀色,固態呈淡黃色或乳黃色,具有可可特有的香味。

     

    因為產量有限,且在常溫下不容易保存,所以價格偏貴,但它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對健康有益,有抗氧化功能。

     

    代可可脂

     

    代可可脂是一種以植物油為原料,用氫化或非氫化方法制成的熔點和口感近似于可可脂的配料。它的成本較低,價格不貴。

     

    可見二者的化學成分相差巨大。同時,在代可可脂的氫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這種物質對心血管健康不太友好,如果超過2克/日,會對人體帶來不少健康問題。

     

    因為代可可脂中含有大量的熱量,并不含有營養成分,長期食用還會造成超重和肥胖。

     

    所以,用這類代可可脂生產的巧克力又被稱為“假”巧克力。

     

     

    對于不會挑選巧克力的人來說,很容易買到代可可脂做的假巧克力!

     

    其實,買巧克力的時候,只要看清楚包裝上有這幾個字,不管什么牌子,都是“假”的。

     

    買巧克力,看這幾個字!

     

    第一種:看配料表


    品質好的巧克力,在配料表中一定有可可脂、可可液塊、可可粉,并且越靠前的含量越高,因為配料表第一位就是含量最高的,順位依次遞減。

     

    只要是正規品牌的巧克力,包裝“配料”中都會標注有可可液塊或可可脂,以及含量多少。含量越高,證明這款巧克力的品質就越好!

     

    如果可可脂含量低于25%的話,那么與好品質的巧克力差距就比較大了。

     

    但是,巧克力可可脂含量越高,品質越好,但并不代表口感就一定好。就拿黑巧克力來說吧,95%以上的可可脂含量真的很苦。

     

    所以,我們在挑選巧克力時,一定要選配料中有“可可脂、可可液塊、可可”的,或者是這三種任意一種成分為主的。

     

    像代可可脂、植脂末、氫化植物油、精煉植物油這類物質越少越好,這些東西越少可以說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越低。

     

     

    第二種:看產品名稱


    這里所說的產品名稱并不是包裝上那個大大的商標,而是產品詳細信息里面的的產品名稱。

     

    根據GB 9678.2-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代可可脂添加量超過5%的產品應命名為代可可脂巧克力。巧克力成分含量不足25%的制品不應命名為巧克力制品。

     

    所以挑選巧克力第一步就要看產品名稱。

     

    第三種:口感

     

    決定巧克力口感味道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可可脂。

     

    可可脂做的巧克力口感細膩、光滑,而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則較為粗糙,在口中不易溶化

     

    另外,由于可可脂巧克力的熔點低,捧在手中就可變軟,代可可脂“巧克力”則不容易變軟。

     

    另外,再說說巧克力配料表中的反式脂肪酸。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不管什么品牌的巧克力包裝配料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一般都標注0呢?

     

    這是一個容易讓人相信的“誤區”。

     

    根據我國《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要求規定,預包裝食品中反脂肪酸每100克不超過0.3%的,在成分表中直接標注為0。

     

    所以,標0并不是意味著一點兒反式脂肪酸都沒有。

     

    如何挑選合適的巧克力?

     

    如果希望吃得更健康,在選擇巧克力時,盡量選擇可可含量更高的黑巧克力。

     

    可可含量高的黑巧克力,口感比較酸澀,綜合口感,建議你選擇含糖量低、可可含量(可可脂+可可粉)在70%~85%的黑巧克力,這個含量的黑巧克力口感不錯,香味濃郁,還能避免我們吃進去太多的白砂糖!

     

    大家要記得,巧克力不要光看價格,還要看清產品名稱,不要被包裝上的“巧克力”字樣所迷惑,避免過多反式脂肪酸和添加糖的攝入!


    文章科普中國,轉載為分享知識,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編輯:songjiajie2010

     
    分享:
    [ 網刊訂閱 ]  [ 檢驗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檢驗技術
    點擊排行
    檢驗技術
     
     
    Processed in 0.223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9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