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檢驗技術 » 培訓資料及講義 » 正文

    微生物菌種管理的相關流程(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9-06  來源:網絡
    核心提示:1.1菌株的采集實驗室用菌種一是到國家法定機構采購,二是購買商業派生菌種,三是科研中菌種交流。不管是哪種來源,均統一采集。采

    1.1菌株的采集

    實驗室用菌種一是到國家法定機構采購,二是購買商業派生菌種,三是科研中菌種交流。不管是哪種來源,均統一采集。采集中嚴格按照規范執行。要求包裝可靠,采集迅速,不泄漏不污染。保證菌種合格和環境安全。采集中要有菌種傳代標識。選擇有資質的標準菌株的合格供應商,每批標準菌株必須附帶有供應商的合格證或檢測報告或說明書,來證明所采購的標準菌株是合格的。

    1.2標準菌株和驗收

    實驗室收到標準菌株,首先應進行符合性感官檢查,記錄菌株號和標準菌株來源途徑信息,確保溯源性清楚。同時還應記錄標準菌株名稱和數量、生產日期、接收日期和有無破損等情況。

    1.3凍干標準菌株的復活

    1.3.1開啟產品包裝:先用70%酒精棉擦拭外包裝,再打開使用。

    1.3.2復活:選擇合適的培養基和培養條件(根據菌種使用說明書,見附錄)進行復活。菌種的首次活化最好是在非選擇性瓊脂培養基上,除非特殊情況或特別推薦,一般不用液體培養基。凍干菌株的傳代次數不得超過5代,從標準菌株保藏中心購買的凍干標準菌株為第0代。

    1.4工作菌株確認方法及依據

    用無菌接種環取上述培養物,在相應的培養基平板(營養瓊脂、大豆胰蛋白胨瓊脂)上或相應的細菌鑒別平板(如伊紅美藍、麥康凱、BP等上劃線分離單個菌落,置適宜條件下培養(若該類微生物為厭氧菌,則培養條件應為厭氧條件)。以同樣方法取真菌和酵母菌至SDA(薩布羅培養基)平板上或玫瑰紅鈉培養基平板上,23~28℃下培養7d;培養后觀察是否具有典型的菌落狀態,然后挑取單一純菌落,進行革蘭染色、鏡檢,觀察其染色特征及菌體形態以確定菌種。

    1.5 污染處理

    假如在該平板上發現有其他菌落生長,則說明操作有污染或菌種不純。要將該污染培養物做滅菌處理,尋找原因,重新分離挑選純菌落。

    編輯:songjiajie2010

     
    分享:
    [ 網刊訂閱 ]  [ 檢驗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檢驗技術
    點擊排行
    檢驗技術
     
     
    Processed in 0.133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93 M